【清淤大擂台】龙湾区水利局局长倪士章谈清淤

23.08.2016  16:33

清淤大擂台·市县水利局长谈清淤系列报道之六:

 

凝心聚力歼灭污泥浊水    铁肩担责谱写清水华章

——龙湾区水利局局长倪士章谈清淤

 

【本站8月22日讯】一水清波返自然,一抹乡愁念百姓。一场“五水共治”的攻坚战在龙湾已步入第三年。随着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治水机制逐渐完善、治水方法积极革新、治水氛围愈发浓厚,碧波荡漾的水乡新景,正逐渐重返视线。去年,龙湾区还荣获了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以来,龙湾积极响应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的“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要求,突出质量优先、精准施策、典型带动、全民助力,全力打响污泥浊水歼灭战。

 

浙江水利网 :近几年龙湾清淤成效如何,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倪士章: 我区高度重视清淤工作,始终将清污清淤作为优化区域水体、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的重要抓手。抓好清污清淤,相当于打通了水环境治理的“任督二脉”。去年,我们投入清淤资金3373.13万元,清除淤泥69.798万立方米,清淤河道55.3公里;“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1.62多亿元,清除淤泥270多万立方米,清淤河道170多公里,占全区河道总公里数的一半以上。然而,由于龙湾河流纵横交错,河网密布,清淤工作量大面广,我们面临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

 

浙江水利网: 今年龙湾在清淤方面有什么新动作?

 

倪士章: 在接到省治水办、省水利厅《关于全面开展河湖库塘清淤工作的通知》后,我区分管领导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河湖库塘清淤工作部署会,并多次前往清淤现场督导工作,确保清淤工作有序推进。清淤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上半年,全区完成清淤投资1620.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1.03%,清淤河道17.54公里,清除淤泥23.25万方,整体进展良好。省河道管理总站负责人先后来到我区指导清淤疏浚工作,并对我区的清淤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今年6月,《浙江日报》刊登了题为《创新处置:龙湾清淤“多快好省”》,对我区清淤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浙江水利网: 在清淤中龙湾是否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清淤理念?

 

倪士章: 龙湾积极贯彻省里提出的“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小康”,把“清淤作为‘五水共治’的深处发力、持续发力的着力点”,紧扣“清什么?怎么清?如何管?”三大清淤核心问题。结合我区实际,经不断总结和反复提炼,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可行的、有效的清淤体系。这体系三字一句,每一句都分别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们就干脆叫它“三字经”了。简单来说,就是用“摸家底,亮规划,强责任”来回答“清什么”;用“齐配套,细分类,立标杆。”来回答“怎么清”;用“重质量,明奖惩,抓长效。”来回答“如何管”。问题回答圆满了,清淤工作到位了,老百姓自然就会满意了。

 

浙江水利网: 这“三字经”听起来简单,却是龙湾清淤工作经验的结晶,您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倪士章: 这“三字经”可以说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既是我们在清淤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科学规范开展清淤的圭臬和标尺。

 

我们始终认为,清淤首先要让大家明确“清什么”。“清什么”并不是简单一句“清污清淤”,哪些河道需要清,清淤的方量有多少,需在汛期前完成的轻重缓急如何安排,每一步都需要考虑。我们按照省、市清淤目标要求,多次组织召开河湖库塘淤泥调查工作专题部署会,邀请全区各街道分管领导和农办主任、环保部门负责人以及测量机构技术骨干参加。本着“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的原则,对全区223条河道“摸家底”,对城区历史排污口附近、航道及周边、水源地保护区、传统产业密集区、农业面源及养殖场、村庄池塘等存在清淤“短板”的水域进行重点详查,摸清河道基本情况并建立“一河一档”。根据前期调查摸排的结果,我们制定了《2016-2020年龙湾区河道清淤工作实施计划方案》、《龙湾区河道清淤工作作战图》,亮明工程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落实清淤责任。今年,我们计划投入清淤疏浚资金2000万元,清除淤泥27万立方米以上,清淤河道20.9公里;2016-2020年计划投入清淤疏浚资金7950万元,清除淤泥79.5万立方米以上,清淤河道80.96公里。

 

浙江水利网: 在清淤工作推进中,“三字经”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倪士章: 第二句“齐配套,细分类,立标杆。”就是重点规范“如何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不完善,工作就无法开展。为确保清淤工作程序规范、质量安全,我们出台了《龙湾区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技术管理办法》、《温州市龙湾区河道清淤疏浚整治工程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整套文件,对清淤工程的“项目申报、建设标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作了详细规定。

 

同时,我们将清淤任务分为“街道级河道、区级河道、整治完成河道”三类,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街道级河道由各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进行申报,由区水利局对河道疏浚清淤项目进行实地踏勘核实后,列入年度计划,作为项目补助资金的拨付依据,不允许随意更改和调整。并根据清淤项目工程造价给予不同的比例补助,工程造价在200万元以下的,给予70%补助,再给予10%奖励;工程造价在200万元以上的,超过200万的部分给予90%补助;调动清淤积极性。将28条市、区级河道作为清淤重点加以推进,把河道清淤与活水畅流工程结合起来,通过生态调水、水系连通、优化水闸调水等工程,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修复能力。对已整治的132条黑河、臭河、垃圾河,做到清淤全覆盖。清淤的资金全部由区财政予以保障,再由各街道(功能区)负责具体实施。

 

此外,我们还通过打造一批清淤示范河道,充分发挥标杆领跑作用。今年4月,我们开展了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互学互看”活动,涉及永中直河、永兴水潭河、状元石坦河、蒲州汤家桥河等4条河道,清淤12万立方米,投资近1000万元,通过晒成绩、比差距、学经验,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今年,我区作为全市“河长制”工作两个试点县(市、区)之一,启动了“河长制”建设“双百双清”行动,特别将“水中清淤泥”这一工作纳入其中,就是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一河之长”在清淤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到“守水有责”。

 

浙江水利网: 龙湾对清淤的长效轮疏是如何要求的?

 

倪士章: 其实,规范完成清淤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有淤常疏、清水常流”才是最终目标,为此,我们提出要“重质量,明奖惩,抓长效”。我们在全面建立“清淤工程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基础上,还抽调专业人员成立工作检查组,每一条河道完工后都要经过检查组检查同意后,才能开坝放水。我们还邀请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所有清淤河道在施工前、后进行测量,确保工程的质与量。

 

为确保清淤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我们将河道清淤纳入“五水共治”年度考核,对区内清淤工作开展情况的实绩进行考核奖励。对保质保量完成的工程,给予拨付全部费用和奖励,没按要求完成的,督促整改完毕后给予拨付经费。同时,我们将清淤纳入河湖库塘长效管护机制,定期监测淤泥情况,落实管护人员、保障管护经费,实现淤疏动态平衡,建立起了集“建设、投资、管理、考核、奖惩”为一体的管理机制。

 

浙江水利网: 运输和处置是清淤的两大关键环节,龙湾在这两方面有没有值得推广的“自选动作”?

 

倪士章: 如何科学运输和处置淤泥是清淤中的重要课题,一旦处置不当便会造成“二次污染”,龙湾在这两方面也做了诸多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接地气”的淤泥运输、处置体系。在淤泥运输方面,我们摒弃了“将淤泥集中后通过运输车或运输船运送到消纳地”这种传统运输方式,探索出“淤泥污泥管道输送”模式。利用工具绞松河道底泥,与河水混合成泥浆,经过吸泥管吸入泵体输送到淤泥中转站,再由中转站直接输送至排泥区,实现“挖、输、卸”一体化,大幅提升运输效率,有效杜绝淤泥二次污染。在淤泥处置方面,我们与区海涂围垦指挥部协同发力,结合我区瓯飞海涂围垦工程建设的填方需求,将淤泥就近运到海涂围垦工程作为底层填方材料的终端处置模式,节省淤泥处置费用四分之一,仅2015年就节省了清淤资金800多万元。

 

浙江水利网: 一般我们认为清淤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何更好地发动全民参与?

 

倪士章: 我始终认为,能够促使水环境改善的最重要因素是人民的觉醒和支持。从我们两年多的努力来看,要长效巩固“五水共治”成效,必须要汇集全民共治的洪流。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新闻、网络传播、图片展示等多种媒介,加大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群众参与清淤的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市民网络观察团问计“五水共治”、“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政协委员专题民主监督五水共治”等活动,广泛调动企业、群众直接参与清淤监督的积极性,社会的监督、舆论的压力,有时候真的是很重要的动力。另一方面,要用好“村规民约”,引导沿河企业、群众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实现从“要我治”到“我要治”转变。

 

浙江水利网: 龙湾区对下一步工作有什么计划安排?

 

倪士章: 清水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长期抓、持久抓。龙湾水利人将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创成‘清三河’达标县、再夺‘大禹鼎’”作为今年“五水共治”的最终目标,以“互学互看”活动为契机,以清淤为突破口,水岸联动,统筹实施污染源整治、截污纳管、生态修复、清淤疏浚、活水畅流等综合举措,全面巩固提升“三河”整治成效,真正让水“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