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人性:儿童审美教育的永恒魅力

13.04.2020  16:00

审美教育承载着涵养人性完整与和谐的重要使命。儿童审美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格塑造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儿童审美教育,包含对儿童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肩负着挖掘人性、保护人性、传递人性的使命。在人性发展的各阶段和各方面,儿童审美教育具有永恒的魅力。

彰显时代要求

人性蕴含贯穿于人类审美教育的全过程。中华美学精神处处彰显着人性的光辉。汉末魏初,徐干提出“美育”一词以说明先王先掌教六艺,后教六仪的育才方法,指出德性是做人的根本(礼乐之本),礼乐是修德的枝叶(事成德者)。西方美学家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种美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席勒之所以强调美育的重要意义,源自他所体察到的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戕害,特别是分工、物化造成的知情意的分裂与人性的碎片化和异化。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一大批学者将目光投向儿童审美教育,王国维、蔡元培、丰子恺、朱光潜等先后为儿童审美教育发声。他们的具体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无不认为涵养人性是儿童审美教育的根本使命。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产生的正向感受。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是新时代美育的根本遵循。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戴泽、伍必端、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8位老教授回信,高度评价他们长期以来在教书育人、艺术创作等方面对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学院“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既是美育工作者的初心,也是人类审美教育的使命,同时又彰显了时代的新要求。

贴合儿童天性

审美教育包含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知、感受、感悟,无论其中哪一种“”,都以陶冶情操的方式实现培育美好心灵之目的。自然美是心灵的力量在自然界的享受性转化;人的内在心灵之美,是社会美的主要内涵;艺术则与人的心灵同构。因此,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涵养人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这个命题不仅适用于每一个具体的人,也适用于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儿童天性是人性在儿童阶段的表征。在当代中国审美教育界,杜卫等学者已充分认识到,人性的丰富完善是审美教育的归宿,儿童阶段的审美教育应充分贴合儿童的天性。

完整的儿童审美教育实践形式,渗透在儿童艺术教育、人文教育、游戏活动、户外体验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中。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贝尔把艺术科目称为“表现人的内心的科目”,旨在培养审美能力、增进艺术修养,以便实现儿童的充分、全面发展。他还为此设计了一整套积木游戏方案以实现儿童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人类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把游戏看作儿童天性的活动,克鲁普斯卡娅等苏联教育家认为游戏是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在儿童时期的天然表现。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文学教育中可对儿童进行情感熏陶、情境体验、创作训练。塑造儿童心灵之真善美是儿童审美教育始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户外体验中收获自然与社会的审美愉悦是儿童审美教育的拓展性内容。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文学教育、户外体验的内容和方法,都要遵循儿童阶段的审美规律,贴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合乎儿童的审美特质。也正如赫尔巴特所指出,课程内容应与儿童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一般来说,儿童阶段的审美教育具有实体性、活动性和引导性三大特质。第一,从个体生命的发生规律来说,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总是从最直接的接触开始的。因此,儿童审美教育在开展美育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保证儿童“第一现场”的视角,给予他们最真实的感受。第二,基于心理学的考量,儿童审美教育更为注重感知觉的体验训练。在儿童寻觅自身存在的确证之时,游戏、儿歌等感官活动体验可赋予他们最初的审美体验。第三,儿童审美教育重在引导、渗透,旨在为儿童营造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正如王阳明所言:“大抵童子之情,乐嘻游而惮拘检……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儿童阶段的审美教育不仅能为其后续的教育奠基,也能为儿童的全面发展铺路。

  杜威指出,“教育即生长”。贴合儿童天性是儿童审美教育的殷切呼唤。所谓“成人表征”即意味着儿童特质的消亡。事实上,按照马克思所说,人的发展的更高阶段也需要“再现”儿童天性。这就要求审美教育从儿童天性出发,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规律,让儿童顺其自然地成长。

满足儿童诉求

蒙台梭利曾指出,儿童是热情的观察者,特别容易被成人的行为所吸引,进而模仿他们。成人在有意引导儿童行为时,必须始终平静地和慢慢地行动,否则就是把他自己的快速节奏强加在儿童心灵上,通过暗示的力量使他自己代替儿童。这意味着我们在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育基础的同时,也将其置于危险境地,即任何感官对象都可对他们施加影响。因此,我们在完成儿童审美教育的人性使命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首先,给予儿童自由选择的机会。审美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选择是儿童表达内心需要和行为倾向的保证,旨在规避成人从自身视角出发对儿童的要求,彰显儿童自身的意愿。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有着最丰富的潜力,但我们不知道他将成为什么人。他必须得到他自己意志的帮助才能成为实体”。因此,我们要让儿童按照其自身的方式进行自由选择,发现自我生命的内在秩序。任何教育都只能在受教育者能充分利用自己悟性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成效;反之,如果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意志自由,这种教育方式必将导致相反的结果。游戏、诗歌等能使儿童积极参与并主动重复练习的活动,都是基于他们的自由选择,可满足儿童作为审美实践主体的价值诉求。

其次,保证儿童审美教育的心理空间。儿童审美教育建立在儿童对美的原始而又深邃的心理冲动之上。儿童在审美心理方面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适当的心理空间留白对发挥儿童审美教育的人性使命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审美教育最主要的价值在于使儿童获得审美体验。儿童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养成,都需要必备的心理因素来支撑。就审美能力来说,它指儿童对物体内在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把握能力,既包含理性的思维品质,又包含感性的情感体验。就审美意识来说,其与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唇齿相依,而必要的心理空间恰恰是儿童形成个性审美观念、养成审美趣味的创造性场域。在儿童迈向成人的过程中,他们早期形成的审美意识依旧会被保留,甚至会在其后的审美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注重外在环境对儿童审美教育的奠基作用。《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本性乃是天赐,教育的作用在于“成全”,使人回归“天性”,即本性。也就是说,教育不能赋予人新的本性,只能引导、启发人发现其内在的本质。因此,儿童审美教育也应遵循人性的内在秩序和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以“”发其美育志趣为核心,注重情境的渗透和熏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从外显的物理环境来看,不难发现幼儿园和小学的学校环境与初高中存在明显差异。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室往往色彩明亮、颜色丰富。暖色调、高亮度、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物品布满儿童所处的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带来正向积极的审美体验。

从灵动的社交环境来看,儿童的社交对象主要是玩伴(教师、家人和同学等)。“他者”的出现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有助于彼此构成共生关系。儿童从“他者”身上所获得的美的经历也可逐渐内化成其自身的人性品质。

概言之,无论是物理的生活环境,还是人化的社交环境,对儿童审美教育的完整与丰富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使这两者以恰当的方式发挥作用,促进儿童健全人性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石然 熊甸双  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