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中事丨首部古代海盗列传面市 降书诉衷肠谁无家室之慕

06.09.2017  15:01

  藏宝图、骷髅旗、独眼龙、钩子手,金银岛、海贼王、加勒比海盗——对于外国海盗的冒险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却极少听过中国海盗的故事。

  其实,中国历史上不仅有着性情各异的海盗,其中一些甚至“声震国际”——如出现在博尔赫斯的作品与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女海盗郑一嫂。

  日前,由楚尘文化出品、中信出版社出版,海洋志怪文学作家盛文强的新书《海盗奇谭》正式出版。

  作为一部从大量文献考据而来的中国海盗传奇故事集,中国古代海盗的真实形象第一次全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逡巡在漫长的海岸线,曾一度强大到连西方殖民者也望风披靡;他们被视为叛逆事隐而不彰,亦有家室之慕、萍梗之忧的升斗向往。

  被正史忽略的中国海盗

  故事同样精彩

  为海盗立传,源于盛文强曾经看到的一本书,清朝学者著作的《楹联丛话》。里面讲到一个海盗,在抢劫之余就在船上看书、写字、做学问。在他的船舱里有他自己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是《论语》当中的原句。下联是:人之患,束带立于朝。就是说人生最大的祸患就是穿红玉带,立在朝堂之上做官。他的名字叫做郭学显。

  有文化,并不是郭学显的全部。他在两广一带、南海一带进行一些抢劫的活动,经常带着他海盗的东西登陆到陆地上去抢劫粮食、财宝、女子等。有时候动不动就伤害上千人。把当时的村民杀死以后砍下头来,把他们的脑袋挂在海边榕树的树枝上。跟他做学问、儒雅的行为比,他的人格存在某种分裂。

  后来郭学显接受了招安,给他官做他也不想做,他还是想做学问。然后他在广州买了房子,就居住在广州。然后和当地的文人学士互相唱和,做做诗,写写文章。然后教教自己的儿子和几个侄子读书认字。然后得善终,布衣终老。

  说完郭学显,再来说说另一个鼎鼎有名的海盗——郑芝龙。

  郑芝龙大家不一定熟悉,但他的儿子郑成功应该是人尽皆知的英雄。郑芝龙一开始是在海外经商,在船上跟外商打交道久了以后,他自己就掌握了这种语言,所以他在语言上非常有天赋,他会七八种外语。

  然后就慢慢起家,最后一边经商,一边做海盗,到最后又有了官方的身份,宰相的身家。他是向海上船只收取保护费,相当于现在的关税。要是说不交这个保护费,船就会被他给劫去,所以这个保护费是强制性的,他因此变得富可敌国。

  在正史中,这些故事、这些人物非常少,只有一些碎片。书中,盛文强记录了21个中国古代海盗的生平事迹,并选取一声钟最为光华夺目的断面详细呈现,有考证的笔墨,亦不拘泥于约定俗成的文体规矩,而是回到古代奇谭志怪的混沌的文本状态,也暗合了笔记的古老传统。

  中国女海盗

  曾痛扁西方殖民者船队

  海盗形象,在欧美的影视作品像《加勒比海盗》中常常可以见到,但是在中国文化传播中不常见。

  在盛文强看来,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中国海盗和外国海盗的认知不同。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农业文明,是一个农业大国,你不搞农业,跑到海上去,连国土都不要了,就相当于叛国。而且打家劫舍、杀人越货,跟朝廷的水师开战,这完全是一种叛逆的行为。

  但在西方,海盗可能会变成英雄,因为他们是一种外向型的,向外要资源。也是因为地缘的因素,比如说一些岛国,像英国之类的岛国、像日本之类的岛国,他们本身的资源非常有限,逼的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往外扩张、往外去取。

  再一个,在民众的接受程度上,中国海盗的认知形象很不够。比如说有一个海盗叫做郑寡妇,是清朝有名的海盗。博尔赫斯还写过一个小说,就叫《女海盗郑寡妇》。她在海外的名胜非常大,包括加勒比海盗也出现了这个郑寡妇,就是一个老太太的形象。我们中国人不是很了解,但是她排到全世界十大海盗之一。而且她作为一个女性,非常奇特。中国女性这么彪悍,居然有这种人。在全盛时期达到七八万人,战船有两千多艘。

  说到他们战斗力的对比,有这样一个对比。清朝嘉庆十四年,海盗郑寡妇当时骚扰了英国的战船,还杀死了很多英国的士兵,还骚扰了驻澳门的葡萄牙的海军。然后清军水师、葡萄牙的海军、英国的海军,三方就联合起来组合成一支联军,打算把她一窝给端掉,就围困她的巢穴大伊山(在香港附近)。结果围困没有攻下来,郑寡妇亲自指挥,然后派出骑兵去攻打广州。广州是联军的后卫,也是联军的指挥中心。这时候联军就仓皇回去救广州,因为广州这时候比较空虚。结果在回去的路上又遇到了郑寡妇的伫立在这里伏击,把这三方联军杀个打败。

  他们在战斗力上,应该说从单兵作战的能力上来说,中国海盗久经沙场,特别能战斗。而且不怕死,都是拼了命的,非常疯狂。而且以郑寡妇的部队为例,她兵器更新特别快。她有一次跟英军作战,看到英国人有一种大头的炮弹,当时她就说我马上要配备这种大炮。结果不出一个月,她的船上就配备了这个大炮。

  应该说她自己兵器的更新是非常快的,远远超过了清军的水师,跟当时西方殖民者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她的人数优势和船只数量的优势,是远远领先的。

  盗亦有道

  中国海盗的那些工具计谋和衷肠

  书中,盛文强通过查阅大量古籍钩沉了很多中国海盗史料。除了列传外,书中有海盗们的工具、风俗、见闻、财富、梦兆等日常生活,以及海盗们的智慧谋略。

  海盗财富常常留下诸多宝藏传说,香港至今有张保仔洞遗址,据说是海盗张保仔藏宝之处,有一部外文小说叫《张保仔之洞》,里面甚至附了一幅张保仔的宝藏图,但无人能看懂。还有一些藏宝诀在流传,比如这一首:

  榄仔对峨眉,

  十万九千四。

  月挂竹竿尾,

  两影相交地。

  从字面意思来看,像是寻找藏宝之地的口诀,但无人能猜透其含义,或许只有张保仔及其心腹才能看懂。故老相传,在张保仔曾经活动过的一座海岛上,有一座石佛寺,寺中供奉一尊石佛,善男信女前来烧香还愿者颇多,有燃着的黄纸被风刮起,落在佛像上,佛像顿时陷入火海,原来这佛像是纯金的,外面涂了石蜡,又多灰尘,看上去就像石像,这是张保仔藏在众人眼皮底下的宝贝。在剧烈燃烧之后,佛像闪烁着金光。

  在附录部分,作者收录了外国资料中中国海盗姓名译法、海上武装公立约单等少有公开的史料。最令笔者感兴趣的,是书中书录的一份1810年的海盗投降书,时代下的小人物,命运的机缘巧合,写尽于此:

  “窃惟英雄之创业,原出处之不同;官吏之居心,有仁忍之各异。故梁山三劫城邑,蒙恩赦而竟作栋梁;瓦岗屡抗天兵,荷不诛而终为柱石。他若孔明七纵孟获,关公三放曹操;马援之穷寇莫追,岳飞之降人不杀。是以四海豪杰,效命归心;天下英雄,远来近悦。事非一辙,愿实相同。

  今蚁等生逢盛世,本乃良民,或因结交不慎而陷入萑苻,或因俯仰无资而充投逆侣,或因贸易而被掳江湖,或因负罪而潜身泽国。其始不过三五年成群,其后遂至盈千累万。加以年岁荒歉,民不聊生。于是日积月累,愈出愈奇。非劫夺无以延生,不抗师无以保命。此得罪朝廷,摧残商贾,势所必然也。然而别井离乡,谁无家室之;随风逐浪,每深萍梗之忧。倘遇官兵巡截,则炮火矢石,魄丧魂飞;若逢河伯行威,则风雨波涛,心惊胆落。东奔西走,时防战舰之追;露宿风飱,受尽穷洋之苦。斯时也,欲脱身归故里而乡党不容,欲结伴投诚而官威莫测,不得不逗遛海岛,观望徘徊。

  嗟嗟!罪固当诛,梗化难逃国典;情殊可悯,超生所赖仁人。欣际大人重临东粤,节制南邦。处己如水,爱民若赤。恭承屡出示谕,劝令归降。怜下民获罪之由,道在宽严互用;体上天好生之德,义惟剿抚兼施。鸟思静于飞尘,鱼岂安于沸水。用是紏合全帮,联名呈叩。伏悯虫蚁之余生,拯斯民于水火;赦从前冒犯之愆,许今日自新之路。将见卖刀买牛,共作躬耕于陇亩;焚香顶祝,咸謌化日于帡幪。敢有二心,即祈诛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