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教育局“三化”助“文盲”摘帽

18.11.2015  18:55

今年是浙江省开展三年扫盲工程的收官之年,三年来,海盐县建立了以县教育局为主体,镇(街道)为责任单位,相关部门配合的扫盲工作机制;建立了以镇(街道)成校为龙头,村(社区)为骨干,全县中小学共同参与的扫盲工作网络。针对该县文盲人群“三多三大”的特点:“三多”为农村文盲多、老年人文盲多、外来务工人员文盲多;“三大”为文盲年龄偏大、分布面积大、流动性大,县教育局力求“三化”助“文盲”摘帽。目前该县已扫除各类文盲14083人,青壮年3384人,完成省定扫盲任务的120%。

一是目标定位求细化。结合该县实际,明确了三年内该县扫盲工作的目标任务:文盲率下降到3.79%,共需扫除文盲11650人,其中劳动力文盲3382人,还将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各镇(街道)。由成校牵头,在全县开展扫盲对象的全面摸底工作,建立起文盲档案。每年对扫盲对象进行梳理,落实扫盲任务和对象,通过分期分批开展扫盲工作,核实查清楚失能人员、迁出和死亡人数,为开展脱盲教育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是队伍建设求强化。县教育局分管领导带领全县中小学、职成校校级领导共50多人参加全市扫盲培训工作省级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了对扫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了全县一级骨干培训,并以镇(街道)为单位开展二级培训。组织教师对省扫盲教材作进一步具体化的研究处理,制订了《扫盲读本学习指导(试行)》,统筹协调,组织编写好多份练习试卷,配发给中小学以及所有辅导员使用,化整为零,提高扫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工作形式求深化。县教育局创新扫盲形式,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实施在校学生与文盲家长或亲属结对帮学、辅导培训等活动,采取教师结对、一对一辅导、社会组班、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以考代扫”等办法,深入家庭、村(社区)开展扫盲教育工作。下发扫盲辅导员人手一册的“扫盲记录本”,全面记录扫盲过程,组织力量开发了扫盲统计应用软件,准确、科学地搞好统计与管理,规范与完整地做好扫盲各类数据及资料的建档。目前,海盐县扫盲各类名册分村分年龄分类型建档工作已基本形成,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年龄段的扫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