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三举措推进文物安全管理工作

28.07.2015  11:03

  海曙区作为宁波中心城区,辖区内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7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市、区级文保单位31处、文保点92处,历史文化街区7处,历史文化风貌协调区1处。该区针对辖区丰富的文物遗存,注重制度先行、拉好队伍、宣传并举等措施,推进文物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深化。

  一是制度先行,确保文物安全管理有依据。多年来,该区致力于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自2010年起,建立了海曙区文物分片巡查制度,将辖区内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的巡查责任落实到专人,每月开展至少一次的常态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发现情况,及时通报;定期展开由文化执法部门、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检查工作,做到情况随时掌握。同时,区文物管理主管部门与辖区各文保单位签订了《海曙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保护工作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提升文保工作的实效。今年,草拟了《海曙区区管国有文物以及历史建筑适度利用统筹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将进一步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二是建设队伍,实现文保事业有人管。打造“1+1+1”三位一体的文保队伍,即专业管理机构文保工作人员队伍、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和责任文保员队伍。其中,专业管理机构文保工作人员队伍主要由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构成,负责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是全市首个以保护、监督和研究、传播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群众团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呼吁保护了张苍水故居、药皇殿、月湖庵、徐时栋故居等重要文化遗产,其成员之一杨古城在2008年获得“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协会每年编辑出刊《海曙大观》杂志,主要刊登海曙人文历史、文物资源方面相关知识,现已刊发11期。责任文保员队伍是在协会基础上新组建的一支民间力量,按保护对象分岗位、定责任,以实施日常的保护监督,目前成效较好。另外,还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招募文化遗产旅游志愿讲解员,为进一步弘扬辖区文化遗产做好准备。

  三是多措并举,力争文化遗产有魅力。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商旅互动为契机,先后推出了“千年宁波·古城海曙”宁波市首张城区文化旅游手绘导图和“海丝遗产”手绘文化地图,旅游导图涵盖了辖区40多个国家、省、市文保点,成为市民和游客畅游海曙的“指南针”;而“海丝遗产手绘地图”将作为“海丝一日游”的基本线索,标注20多个与“海丝”相关的文化遗产点,包含了对外交往场馆等5种类型的古城遗迹。专题制作100集反映海曙历史文化的“千年海曙”电视讲坛,并于宁波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正式开播,下一步,还将通过优酷等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同时,成立了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价值提升和深化文商旅互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历史街区价值提升项目,力促辖区文化遗存焕发新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