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组拳式”落实水库常态化管护

04.12.2014  11:15

 

【本站12月4日讯】近年来,定海区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维修管护,创新采用“管养分离”等手段,使水利工程真正找到了“领养人”,有效破解了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管护和服务问题。

 

以政策支撑强化制度保障。理顺责权关系,制定出台《定海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的管理责任,彻底改变分头管理、责任主体不清、推诿扯皮现象。强化安全管理,制定出台《定海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小型水库巡查管理考核机制,每座水库均落实了政府责任人、水行政部门责任人、管理单位责任人和巡查管理人员。目前全区共落实水库管理巡查人员220人。

 

以民间力量夯实管护基石。强化水管队伍建设,在45个社区、113个村建立一支由社区水利协管员、水库山塘巡查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水管队伍共计575人,负责辖区内水库、山塘、沟渠、溪坑等日常监管和保洁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监管和保洁300余次。在镇(街道)组建农村水利协会,吸纳热心基层工作、有水利工程经验的居民、农业承包户等成为会员,社区(村)以集体会员形式入会。协会主要负责区域内水库、山塘、堤防、河道、渠道等公共水务设施的日常巡查、管理,以及对小型水利项目建设进行监管等。目前已累计对在建的20多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开展监管。该举措充分体现了农民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有效破解了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管护和服务问题,是“民间治水”的有效探索。

 

以市场化运作实施管养分离。创新思路,对水库、标准海塘及沿塘水闸、主要河道等重要水利工程采用“总站统一监管、乡镇分散管理、公司维修养护”的“管养分离”模式,日常保洁类养护由国有企业康兴公司承担,实行物业化管理,工程类维修以公开招标形式确定施工单位。区水利围垦局制定考核办法,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并签订养护合同,对养护企业进行多重考核,确保养护质量达标。同时设立维修养护专户,所有维修养护资金均从专户支出,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有效杜绝廉政风险。2013年全区共投入维修养护经费近1000万元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其中水利工程管理经费300万元,维护经费674万元。“管养分离”使水利工程真正找到了“领养人”,进一步推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向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管养分离”工作得到省水利厅充分肯定,并多次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进行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