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海上丝路”新传奇 《筑梦大海》研讨会在杭召开

13.04.2017  11:24

  4月12日,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大学海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浙江摄影出版社、宁波市北仑区委宣传部和宁波市北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中国港口博物馆承办的“海上新丝路——报告文学《筑梦大海”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省内10多位海洋文化学者及报告文学专家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深入讨论。

  《筑梦大海》是我省报告文学作家黄立轩的最新力作。

  作品以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国家战略为时代背景,以文学视角聚焦宁波舟山港深度参与海上丝路建设的积极作为。全书共分为历史的涛声、时代的螺号、宏大的构想、互惠的友谊、世界的岛屿、弦上的音符和蓝色的梦想等7个章节,书写宁波舟山港这一海上丝路桥头堡的方方面面。据了解,这本书还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浙江作协年度优秀文学作品扶持项目、浙江省交通重大题材签约作品。

  作者黄立轩讲述两年写作的心路历程。

  筚路蓝缕的先贤、慧眼识珠的伟人、心系故里的宁波帮,还有奋斗在一线、殚精竭虑、舍己为公的公务人员和基层群众,他们的面孔、他们的辛劳、他们的事迹,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生动的呈现。正是他们,夙兴夜寐,孜孜以求,共同铸就宁波舟山港崛起。同时,得益于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身份,作者也在第一时间用镜头记录了实地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使作品更具有记录时代风貌的价值。

  筑梦大海立体封面.jpg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作者把宁波舟山港置于中国海上丝路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中,描写了它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和所取得的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果,以及为宁波舟山港乃至海洋经济崛起付出巨大心力的人们。在这本书中,既有对港口历史的追溯,又有对未来梦想的展望;既有对港口战略布局的宏大铺叙,又有对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劳动者的细致刻画;既有对“走出去”的谱写,又有对“引进来”的描述……紧紧抓住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海洋与陆地的交汇点、中国与世界的交汇点,赋予作品时间上的纵深感和空间上的广阔感。

  “这本书写出了宁波速度、浙江速度,也写出了交通精神、时代精神。”附记中,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评价。研讨会上,省作协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黄先钢和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袁亚平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全书扎实的内容体现了作家对讴歌时代的使命担当,对海洋的人文情怀。

  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卢敦基认为,这是一本思考未来的书,有助于帮助我省厘清海洋强省建设的历史规律,从而找来未来方向。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作家朱晓军认为这本书在选题、文本融合等方面是成功的。浙江文学院创作室主任、评论家郑翔认为作品体现了作者对题材的敏锐把握、宏大叙述、扎实写作上的优秀能力。

  “一带一路”打开了中国人的筑梦空间,“海上新丝路”连通了浙江人的世界梦。出版《筑梦大海》,是对海洋题材创作的一次引领,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陶文杰说:“出版社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担当。一直以来,我社就非常注重出版社会效益良好的图书。从摄影专业领域的《摄影大辞典》《影像中国》“摄影大师传记丛书”,到传播传统文化的《赵孟頫书画全集》《饾版风华》,再到弘扬主旋律的《主义之花》《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等,我们一直没有懈怠过。《筑梦大海》的出版,是我社对弘扬海洋文化、共筑中国梦想所尽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