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音背后的“事必尽善”

09.05.2016  09:47

    律己涵容,事必尽善”,浙江音乐学院如她的校训般阔步前行,集聚一方文脉,为人民文化生活输送源源不断的艺术力量。

    2016年5月8日,我省第一所音乐艺术本科院校浙江音乐学院正式宣告成立,成为文化强省建设中一座全新的“里程碑”。

    瓦格纳说,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中国的音乐殿堂,有上海音乐学院,有天津音乐学院,有四川音乐学院,等等。百年前,李叔同先生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学堂乐歌,唱出了浙江现代音乐的启蒙之声;百年后,浙江音乐学院的成立,填补了文化大省缺少高等音乐学府的空白,更承载了浙江人殿堂级的音乐梦想。

    浙江音乐学院从筹建到启动再到建成,经过了3年多辛勤建设,顺利完成了梦想之旅。无论是75天的浙江建设史审批速度之最,还是3年里完成的35.2万平方米建筑体量,“浙江速度”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对“八八战略”的深入贯彻和推动;是各级部门和单位的统筹、协调、服务和管理;是设计方派出最强班底构筑蓝图;是西湖区的主动请缨征迁;是杭州市集结市区两级40多个部门骨干力量,全程负责项目代建;是多个部门的精诚合作和数万劳动者的日以继夜……正如学院党委书记褚子育所说:“不举全省之力,没有这么多‘梦之队’的精诚合作,实难在如此短时间内诞生一所本科院校。

    更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建制划转浙江音乐学院,作为筹建基础。这个有着百年音乐教育传统和30年高水平办学历史的学校,一下子为新院校贡献了124名教师,其中正高级18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于杭师大而言,这是牺牲,于整个浙江文化事业而言,这是贡献。这不正是教育相辅相成的特质吗?

    学院的建立,更是完成一项高标准高质量的资源大整合。除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更有“招聘一批、引进一批、整合一批、共享一批”的力量,提琴界“华人三杰”之一的秦立巍、被英国媒体盛赞“弹奏风格简直像一块水晶玻璃”的钢琴家沈文裕、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祖克曼的学生石帅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著名音乐家成为学院的教师。

    浙江音乐学院还着眼国际化办学,瞄着世界音乐的高度,推进国际间的合作。目前已与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推动音乐艺术交流、师生互派、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受益双方学生。

    音乐,荡涤灵魂;教育,生机勃勃。这片土地上,有变迁的气候,有凝聚的精神和力量,有婴儿般彻夜生长的愿望,传统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民族和世界在这里碰撞,经典和艺术在这里传承。“律己涵容,事必尽善”,浙江音乐学院如她的校训般阔步前行,集聚一方文脉,为人民文化生活输送源源不断的艺术力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郑晖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