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话经典儿童剧进校园 上半年将演近120场

17.03.2016  14:01

  中新浙江网3月17日电(记者 施佳秀 通讯员 胡海芬)记者日前从浙江话剧团获悉,该话剧团优秀儿童剧《阿拉丁和神灯》送戏进了校园,受到学生欢迎,今年上半年,《阿拉丁和神灯》剧组送戏进校园演出场次将达120场左右。

  据了解,《阿拉丁和神灯》取材于阿拉伯童话集《一千零一夜》的经典童话故事,首演于2003年12月,经过浙话艺术家的加工演绎和近2000余场的舞台实践,格外吸引孩子们的目光。

  该剧中,阿拉丁虽然是一个贫穷的阿拉伯少年,可是他有着善良、正直的好品德。他与美丽的公主一起用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阴险的宰相。许多家长、老师说“此剧是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它让孩子们懂得正义打败邪恶,靠的不仅是善良勇敢,还有诚信和智慧。看过演出的小观众说,阿拉丁是个勇敢的年轻人,他善良机智,值得我们学习。

  2004年,童话剧《阿拉丁和神灯》在上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中获优秀演出奖,剧中宰相的扮演者余斌获“我最喜爱的儿童剧演员”奖,是最受小观众欢迎的儿童剧之一。2007年在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中获剧目大奖,并获优秀导演奖、优秀舞台美术(音响设计)奖、优秀表演奖(四人)等单项奖。该剧曾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浙江省第五届少代会祝贺演出,是省“雏鹰计划万里行”优秀儿童剧送戏演出活动的主要演出剧目,是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的经典保留剧目。

  近几年浙话探索“送戏进校园商演”模式,开拓创新,持续发展,深受家长、学校师生的喜爱。与组织学校包场进剧场看演出相比,学校更青睐于剧组送戏进校园,保证安全又不影响上课,也更节省费用。但学校演出条件有限,没有专业舞台,剧团的演出剧目很受限制。

  浙话主创人员集思广益,开动脑筋,不断推出优秀儿童剧,剧目除人偶剧《老猪和小猪》外,又增加了儿童剧《故事书的故事》、《安全第一课》、《阿拉丁和神灯》、《琪琪的红舞鞋》等。剧组在装台时就注意让孩子们背着阳光,尽量在阴凉的地方,而演职员们则迎着刺眼的阳光进行表演,常常一场演出下来衣服就湿透了,剧组还要一天演三场,演完一个学校马上拆台赶赴另一个学校。去年,浙话的送戏进校园还演进了上海,演出场次达百场。

  杭州市运河小学一位值日老师说,“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演出,灵活机动,很受老师、家长的欢迎。随着科技的发展,记忆类的知识储备已经不在是重点,教育应该更关注打开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戏剧就承载了这样的功能。所以说浙话的演出队伍非常了不起。”

  据浙话该项目负责人张瑞祥介绍,这是《阿拉丁和神灯》在杭州的首场演出,剧组将每天演出4场,今天他们还将转点送戏到春芽小学、茅以升小学、濮家小学,为孩子们送上精美的精神食粮。今年上半年,《阿拉丁和神灯》剧组送戏进校园演出场次将达120场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