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筑造乐善之城 助推向善力量抱团发展
中新网宁波11月3日电(记者 何蒋勇 见习记者 李佳赟)“最美公交司机”、“最美乡村医生”、“众人抬车救人”,近年来,在向善文化的引领下,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涌现了一大批来自群众中的先进典型人物与事件,这些善行拼凑成了一个个令人温暖的“善”字。
2014年,象山在“善行象山”主题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日行一善、人人向善”主题活动,并进一步使善心落地生根,逐渐延伸为全社会的同频共振,而象山在善行文化的大胆探索,更是成为城市精神建设的德育样本。
“善”的教育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清晨,在象山县涂茨小学中传出了清亮明快的《弟子规》朗读声。近年来,象山县在全县中小学中全面推开“日行一善”活动,涂茨小学作为其中的教育阵地,传递出善行正能量。
每日,涂茨小学都会有一堂特殊的晨会课。“我昨天帮妈妈洗脚了。”“看到教室的植物缺水了,我就去打水浇灌了。”在晨会课上,每名学生都会轮番上台讲述自己的“善行”。
除了课本和作业本,涂茨小学的每个学生还拥有一本“善行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日行一善”的时间、地点、事件。涂茨小学副校长史晓艳回忆道,在善行本上,她曾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到刚失去父亲的同学家中慰问,学生自发形成的善念让她也深受感动。
“心存善念,与人为善,让被动的德育转变为主动的德育。”校长孙培光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孙培光始终觉得,德育不能喊口号,要使学生从心底树立善念,学校便要形成“上善若水”的氛围。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孙培光都会对各班同学上一周的典型善事进行点名表扬。每月,涂茨小学还会产生若干名“善行之星”,并授予获奖者臂章,颇为隆重。
“善”的教育很快也收获了成效。孙培光发现学生餐后已能做到“光盘”,节约粮食意识明显形成,列队做到更整齐,甚至连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皆有所进步。
在学校的教学楼上,“善孝、善学、善教、善导、善待、善行”这六“善”赫然醒目,“百善墙”、善的书画作品也散布在校园的角落,这种善的文化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操行,也在无形中使学生与老师、家长“小手牵大手”,“善”的教育开始在更广阔的空间生长。
家长廖瑞翔对孩子发生的变化喜形于色,“以前孩子什么家务活都不做,但现在竟会主动来帮我,孩子懂事很多!”廖瑞翔表示,孩子的言行开始使自己更加注重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我更要起到榜样作用。”
孙培光相信,美德教育一旦在心底落地生根,向善的力量必将相伴一生。“日行一善,心存善念,善行一生。”孙培光如是说。
“廉”在剪纸中
外践于行,内化于心,真善美的社会主流价值也开始深化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一把剪刀,一张剪纸,不用在纸上描图,谢才华就能剪出惟妙惟肖的图案。退休前,谢才华是象山县国土资源局正局级调研员,但在工作之余,谢才华便醉心于花花绿绿的剪纸世界中,进行源源不断的创作,还曾两度创造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在谢才华的13000多幅作品中,廉政题材的剪纸占了很大篇幅。退休前,作为党员干部的谢才华便信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人生信条,铁面无私的他还曾亲自带队拆除小姨子的规章建筑。
退休后,谢才华也把这种信念融入到剪纸作品之中,使用独创的套色剪纸法、青花瓷盆画剪纸等表现手法,他制作了古代清官廉吏肖像、廉政漫画、廉政对联等剪纸作品,为前来参观的人群带去深刻的感动和廉政的认识。
在谢才华的一幅剪纸作品中,权力公章被艺术化为一座灯盏,“权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民赋予的,公职人员要像灯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谢才华解说道。
卖掉唯一的住房、投入退休工资,谢才华建造了剪纸艺术馆,并无偿将5000余平方米的艺术馆和所有剪纸作品权属归国家,还免费担当艺术馆“管理员”、道德讲堂“宣讲员”、民间艺术“授课员”。
“作为党员,我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廉政文化向社会传播。”谢才华说。
象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淑萍评价道,在“善行象山”的创建中,谢才华的示范作用能更好地引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而发扬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能进一步激发社会正能量,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主旋律。
据悉,象山县已确定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为统一的“日行一善”党员志愿者活动日,并开展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岗、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专业服务等12项活动载体。今年以来,各服务队组织各类“日行一善”活动500余次,参与志愿者人数已达到11000人次。
“绿丝带”飘起来
在象山这个“暖流”汇聚的渔港县城,“善”的信念逐渐引发全社会的同频共振,越来越多的象山人开始“抱团行善”,涓涓善举正逐渐汇聚成海。
戏曲声悠扬传唱,茶话室笑语盈盈,象山县大徐镇敬老院里人头攒动。剪指甲,洗头,包饺子,一群身着绿色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在老人之间。望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一位老人笑意掬然,“很久没这么热闹了。”
这批志愿者来自象山县绿丝带志愿者协会,丁晓廉亦是其中一员。眼神专注,动作轻柔,丁晓廉正小心地为一名老人清理碎发。
一把梳子、一把剃刀,丁晓廉已为人免费理发38年,人次达8000余次。白天,丁晓廉是人民银行象山支行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员工,工作之余,他坚持为人免费理发,还时常给老年人留下手机号码,免费送服务上门。丁晓廉说:“我觉得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感到非常快乐,并会一直做下去。”
象山县绿丝带志愿者协会初建于2010年,主要致力于环境保护、关爱青少年、帮困助残、敬老助老等各类公益项目。
郑江是一名私营企业家,也是绿丝带志愿者协会会长,“当时大家通过论坛为一名遭遇车祸的单亲妈妈捐款,后来便集结为绿丝带协会。”郑江介绍道,成立至今,象山县绿丝带志愿者协会现已拥有会员500余人,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00余次,参与义工2000多人次,“绿意”正在不断蔓延。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积善成德,积善成性。在向善文化的引领下,象山县的善行队伍正日益壮大:由一群80后青年组成的“爱心水滴”每年为云南、青海、四川等地的贫困中小学生募捐冬衣、图书;“圆梦行动”发动1000余名圆梦使者帮助1700余名农民工子女圆梦成真;象山县现已拥有学雷锋小分队104支,民间公益团队200多个,注册志愿者达23000人,从善之行蔚然成风。
陈淑萍表示,自“日行一善、人人向善”的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在象山逐渐形成了一种扬善乐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向上的社会生活,这对于象山在软文化与硬实力等方面的提升都有助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