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绿水青山 浙江莲都千年古村收获金山银山

13.08.2019  10:10


古樟群 周禹龙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12日电(记者 周禹龙 实习生 周悦磊)堰头村地处于瓯江和松阴溪交汇之处,因位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首部,故名堰头。

  这里青山环抱,翠竹拥簇,小桥流水,古樟弥盖,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与巍巍古堰交相辉映,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历史环境,是浙江莲都古堰画乡景区的核心区块,同时更是古堰画乡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在。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画家、摄影家和游客到这里写生、采风、观光。

  堰头村能有如此发展,重在保护、展示、利用。现在的堰头老街与几十年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对于千年古堰,千年古村和千年古樟树的保护,也为堰头村的村民带来了金山银山。

  数据统计,村集体每年的门票收入有30多万,堰头老街上也开出了很多的民宿、农家乐,当地的村民也在景区销售一些当地的农产品,使这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


千年通济堰坝展新颜 周禹龙 摄

  走进堰头村,最先映入眼前的是千年古树。从堰首引水入渠至“石函”约三百米,沿渠两岸千年古樟护岸而立,树龄达1000多年,树高达20多米,最大胸径超过4米,最大树冠达50多米,枝繁叶茂,遮荫连绵数百米,衬托出通济堰古老静谧的美之风韵。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有的古樟根部已将渠道的早期大卵石驳坎包裹,与驳坎成为一体,以树固土,既是堰头浑然天成的生态胜景,又是通济堰千年历史的见证。沿渠的取水踏跺和埠头为村民漱洗饮用提供了方便,古老的樟树群伴随古老的通济堰,潺潺的渠水从古流淌至今,映照着古樟的繁荣生机。

  通济古道自东向西沿渠的北岸而过,村落沿古道而建,有路亭、有社庙、有民居、也有店铺,在至今保存的二十多处古民居和古建筑中,沿渠就有十多处。多数为清中晚期所建,虽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但雕梁画栋依旧精美,孕育一代又一代村民,明清时期,堰头村共有数十族人取得功名。

  古朴自然的风光与古堰交相辉映、独特的人文历史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错融合而成为中国摄影之乡的创作基地、省级特色小镇“古堰画乡”的核心区块,著名的“巴比松油画”发祥地之一。

  依托历史沉淀的美,现在的堰头村以独有的生态文化优势为依托,打造“高颜值”的乡村旅游景点,发展绿色经济。

  南山映秀,现在是画乡打造的另一个特色旅游商品——古堰画乡酒的线下体验店。

  据悉,古堰画乡酒是通过古法酿酒,其中以处州“金盆露”最为有名。“金盆露”在宋朝的时候,就被列为贡酒,根据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是明朝七大名酒之一。如今,这里的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形式在网上购买古堰画乡酒。

  可以说,这个普通的商品通过赋予它历史文化、景区美景和互联网+等各种附加价值,成功地打开了两山转化的通道。目前,古堰画乡酒年产值达到600多万元,南山映秀这一家线下体验店,月销售额达7、8万元。

  千年古堰,是古人敬畏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富庶的见证。

  这里完整的生态河川体系、农田水利体系,以及古镇、古村、古埠等构成的集“山、水、林、田、湖、草”于一体的生命共同体,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沿海发达地区是非常罕见的,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朴素理念,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