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发现早白垩世鸟蛋化石

03.03.2016  08:44

  浙江自然博物馆金幸生博士与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上,文章报道了一件发现于浙江缙云的早白垩世鸟蛋化石标本:缙云厚盔蛋(Pachycorioolithusjinyunensis)。

  缙云厚盔蛋呈长形,长约5厘米,宽3.2厘米,蛋壳厚度仅0.17毫米,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鸟蛋化石,因其独特的蛋壳微观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蛋化石科——厚盔蛋科。之所以命名为厚盔蛋,是因为其蛋壳的外部层所占蛋壳的比率特别高,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蛋壳厚度,就如蛋壳外部的厚厚盔甲。作者回顾了大量古鸟类和今鸟类的蛋壳径切面照片,发现蛋壳外部层大于或等于连续层厚度的鸟类蛋非常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仅红脚鹬(Tringatotanus)、凤头麦鸡(Vanellusvanellus)、西绿霸鹟(Contopussordidulus)、以利亚日鳽(Eurypigahelias)等少数几种鸟蛋蛋壳有类似的结构,因这些现生的鸟类分属于不同的演化支,作者认为它们这种特殊的蛋壳结构可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鸟类是现今地球上最繁盛的脊椎动物之一,但中生代的鸟类化石并不常见。浙江省中生代沉积广泛,化石丰富,鸟类化石却更为鲜见。迄今为止,浙江地区发现的鸟类化石有足迹化石和疑似鸟类骨骼化石。足迹化石发现于浙江东阳,时代与缙云厚盔蛋相同;骨骼化石出土于雁荡山东北部,被命名为长尾雁荡鸟,曾被认为是与始祖鸟相近的一种长尾基干鸟类,但此后有学者认为是一种非鸟兽脚类恐龙。所以说,浙江省的鸟类化石非常稀少,并且存在争议。缙云厚盔蛋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浙江省早白垩世鸟类化石的种类,更将鸟蛋化石的出现时间向前推至晚白垩世早期;厚盔蛋蛋壳奇特的三层结构将为未来蛋化石演化模型提供证据。

  

A、围岩中的缙云厚盔蛋化石;B,C、蛋壳径切面SEM照片;D,E、蛋壳径切面偏光镜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