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济看发展 ——2016浙江经济回眸之四

19.12.2016  08:34

    回眸2016年,浙江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虚实相济,双轨并进。以七大万亿产业为代表的浙江实体经济,结构更优、效益更佳、活力更足。

    记者从省金融办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0557亿元,居全国第三;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4家;全省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183亿元,其中直接融资新增2079亿元,占比达40.1%,比年初提高7.9个百分点……“实体与金融齐飞、增长共质量一色”是这一年我省经济的真实写照。

    同样是这一年,我省“互联网+”蔚然成势,有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浙江发展新动能。

    在浙江,少了虚实之争,更多的是经济在虚实相济中稳步前行。

     化解风险去杠杆

    “不忘初心,助力小微,做有特色的精品银行,我们走出了一条发展地方金融的新路子!”12月8日,在银监会举行的第63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温州民商银行行长侯念东的一番精彩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作为一家年轻的温州民营银行,该行立足本土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经验和成绩受到业界好评。在温州,99.5%的企业是民营企业,97%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在支持温州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的要求。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承担着重要作用。我省金融业在推动去杠杆、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推动金融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来,我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资金链、担保链“两链”风险。这既带给大量企业并购重组、产业整合的机会,也加快了不良资产的处置。

    浙江银监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总量增速季度环比回升,不良贷款季度环比“双降”,“两链”风险得到明显缓解。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1938.3亿元,当月下降123.6亿元,比上季末下降26.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41%,当月下降0.16个百分点,比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产金融合强实体

    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成为我省经济的一大特点。在我省规划的七大万亿产业当中,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这样的制造业门类,也有金融产业。省委、省政府把金融产业作为七大万亿产业之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地方金融打造集聚平台,加快创新、打响品牌、做大做强。在金融产业服务下,实体经济更加富有活力,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功不可没。

    当一些险资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之时,我省的保险业通过不断创新,已成为保障企业运行、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走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优化民生保障的新路径。今年,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获批,保险业在我省社会治理、防灾减灾、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

    上市公司是我省经济的中坚力量,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支持上市公司加快改革发展、支持更多企业上市,是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的重要政策。我省把上市公司的改革发展放到突出战略地位,予以有力政策支持,创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上市公司更好更快发展。截至11月底,全省共有40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涵盖了大部分产业的龙头企业,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均居全国前茅。

    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更需要金融的支持。在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一年来成绩斐然。截至今年9月底,台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达到42.9%,小微企业金融改革经验为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我省还不断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11月24日,浙江省担保集团与绍兴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贯彻落实省政府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意见。绍兴市创设的“市区联动、县市单设”政策性融资机构设置模式,为推动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发挥积极示范作用。

作者:记者 袁华明        编辑:实习生 尹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