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澳门两地乐团合演《澳门之歌》

02.04.2015  12:19

  重点是两地合作

  ——浙江、澳门乐团合演《澳门之歌》后记

  

  “今晚的演出我很满意!浙江民乐团是一个很有实力且朝气蓬勃的乐团。”近日,由浙江民乐团与澳门中乐团联合演出的《澳门之歌》音乐会在澳门文化中心奏响,《澳门之歌》作曲之一、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对记者说。

  演出当晚,澳门文化中心座无虚席。音乐会由澳门中乐团首席指挥彭家鹏携同澳门中乐团、浙江民族乐团、女中音歌唱家孙媛媛、青年歌唱家冯国栋、女高音歌唱家郑静、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谢天及澳门本地童声陈斯妍,献上多首澳门中乐团委约作品:《澳门印象》展现的是澳门回归祖国后万象更新、流光溢彩的繁荣景象;《澳门之歌》乐章《莲岛》、《镜海》及《妈港》则抒发了浓厚的澳门情怀……

  音乐会演奏了《富春山居图随想》中《听风醉月》、《流水行云》及《秋山闻道》3个乐章。其中,《流水行云》乐章取材于浙江民歌《鱼鹰号子》,表现的是富春江流域渔民捕鱼时的劳动号子,《秋山闻道》乐章采用了浙江民歌《十里亭》的素材,将古老的民乐组合出全新的意蕴,曲中充满了浓郁的浙江元素,仿佛能感觉到富春大美的自然之声。

  演出前,一拨澳门科技大学的学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该校二年级学生黎广业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开设有文化素养课,也常常组织我们去欣赏音乐会。这次我们来了100多位学生,可谓声势浩大。我知道《富春山居图》,所以很期待听到用音乐的手法如何诠释它。

  浙江、澳门两地的音乐家们以新颖的曲目、浓郁的特色、精湛的技艺向观众展现灵秀浙江和澳门之美,赢得了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一位来自英国的观众在演出结束后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记者说,他非常喜欢中国音乐,这场演出很唯美。“有一种音乐是可以闭上眼去听的,在《富春山居图随想》中我感觉到了,让人很舒服很安静,我很喜欢。”在澳门文化局工作的黄小姐说。

  据了解,浙江民乐团共有50多位演员参与此次演出,他们都是提前4天来到澳门,与澳门中乐团的40名演奏员一起排练。“通过排练和演出,我发现浙江民乐团是一个有基础、训练有素、非常严谨的团队,很快就能适应我的指挥,我们合作非常愉快,不像是两个乐团,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彭家鹏说,“遗憾的是《富春山居图随想》这么好的作品,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演奏3个篇章,好在5月我们要到杭州与浙江民乐团再次合作,我很期待。

  “澳门中乐团是艺术水准很高的民乐团,透过这次合作交流,必定会提升团员的艺术水平,打响浙江民乐团的知名度和扩大乐团的影响力。”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正良说,“澳门中乐团将于5月与浙江民族乐团再度合作同奏《和平颂》,这也是今年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平三部曲》的启幕之作。

  澳门中乐团总经理周游也表示,这次两个乐团都带来了当家作品,是一次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实实在在地通过合作来推进中国民乐的发展。澳门中乐团是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下属的民族乐团,成立于1987年。

  而浙江民族乐团创建于1957年,目前隶属于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于2012年转企改制,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原来的40位演奏员发展到现在拥有各声部相对齐全的民族管弦乐团,且有了自己的委约作品《富春山居图随想》。该作品以中国水墨山水画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为题材,共有5个乐章。2013年3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至今,已在国内以及欧洲进行文化交流演出50多场,反响热烈。

  “接下来,我们还想将《富春山居图随想》这一题材再度拔高,这与作曲家刘湲的想法不谋而合。”浙江民乐团副团长夏扬说,“我们计划将原本的5个乐章扩大到9个乐章。据我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9个乐章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这对作曲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

  “《富春山居图随想》可以说是集我一生的探索和追求的一部作品。目前,中国民族管弦乐刚刚起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弘扬和发展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富春山居图随想》作曲刘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