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鹿城垃圾分类的“邻里力量”

28.04.2020  14:40

  中新网浙江新闻4月27日电(记者 潘沁文 通讯员 王君)年龄从40岁到80岁不等,成员包括离休干部、退休教师、专职主妇、社区干部等,他们是小区的居民、彼此的邻居、更是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指导员——在浙江温州鹿城,有这样一支垃圾分类“邻里督导队”,为当地垃圾分类贡献“邻里力量”。

  垃圾分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新理念、新习惯,更是一种新知识。对于督导员们来说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好,才能让居民信服。为了做好分类督导员的工作,这群“大龄学生”们说学就学、边学边干,听讲课、做笔记、看实操,课堂上的督导队员一丝不苟,分易腐、丢其他、再检查,在家里,督导队员们兢兢业业做好自家垃圾分类。这样的边学边干让“邻里督导队”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分类达人”。

  开展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涉及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等多项管理制度,做好前期宣传解释工作非常重要。为做好宣传,“邻里督导队”集思广益,队员们纷纷拿出各自绝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从自编分类绕口令,到手写分类对联、再到组织文艺表演,好点子、好办法层出不穷,走家入户、走亲连心开展分类宣传。

  该队伍还自创分类督导“七个一”:一件马甲、一个口罩、一双手套、一副钳子、一只水桶、一条抹布、一把地拖,让每个督导员都能成为小区垃圾分类的“代言人”,让垃圾分类成为一道小区靓丽风景。

  “邻里督导队”通过划片区将七个分类垃圾坞的督导任务分解到人,制定“一坞双岗”、“AB岗”和“包干到人”等制度,做好点上时时有人、分类督导持续不断。通过楼上楼下、左邻右里的“人情”优势,利用“邻里乡亲”熟人基础,做到面对疑问能耐心、针对质疑有信心,敢于应对胡搅用强硬,做到“分类小事不出小区,邻里相帮化解问题”的居民分类自治模式,成功化解质疑,统一小区居民思想,齐心协力开展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