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推进“垃圾革命” 美丽城市可期

13.05.2020  09:42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12日电(记者 范宇斌 通讯员 柳祥宝)12日记者获悉,浙江省温岭市获评2019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估优秀单位。

  近年来,温岭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垃圾分类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温岭全市生活垃圾回收率达45%,资源化利用率达99%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88.9%。

  “物业+”助力前端分类

  日前,在温岭市太平街道海普佳苑小区大门口,保洁员站在智能垃圾箱旁,对住户的垃圾进行“开袋检查”。

  在这里,物业公司扛起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督导管理的担子。两个月时间,垃圾正确分类率上升到80%。

  2018年,温岭市向前端分类建设发力,整合物业公司人力和环卫设施资源,探索“物业+”垃圾分类模式,设置奖补资金,撬动物业参与。

  阳光华庭小区位于箬横镇区,原先业主对小区卫生情况意见不断。去年年初,小区开启“物业+”运行模式。一次,因个别业主未对垃圾分类,分拣员只能在垃圾桶边进行二次分拣。有人把照片发到了业主群,引起强烈反响。

  “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超过84%。”该镇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瞿德新说。

  目前,温岭全市参与垃圾分类的物业服务企业共45个,可辐射周边138个居民小区,服务家庭5.97万户,物业小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100%。“物业+”垃圾分类模式入选省垃圾分类工作推广模式之一。

  全面提升终端处理能力

  垃圾分类不等于垃圾治理,更不等于垃圾减量。温岭市的垃圾革命立足于处理能力的提升。

  4月1日,在石桥头镇黄西岙村的垃圾沤肥房,发酵两个月的可腐烂垃圾转变成有机肥,被送往附近的种植户。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机垃圾的充分减量化和资源化变为现实。目前,该市已建成17座农村机器发酵成肥处理站、15座阳光房发酵处理站,易腐垃圾日处理能力258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对更为细致,并且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要求,做到“闭环运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东部二期生活垃圾焚烧厂投入运行,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400吨。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建成并试运行,易腐垃圾、废弃油脂、粪便日处理能力分别增加150吨、20吨、50吨。

  2019年3月,该市首台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机亮相太平街道城中村改造。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可生产成水泥砖及市政府污水管道护管,资源再利用率达80%。城区、松门、滨海大件生活垃圾洋河破碎处理站先后投运。

  目前,温岭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已基本建成。

  垃圾分类意识深植人心

  日前,滨海镇与垃圾分类第三方公司在14个村举办垃圾分类宣讲指导活动。多媒体宣讲、有奖竞答、模拟垃圾分类……村民在游戏环节中学到垃圾分类知识。

  长效运行,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孙小飞是城西街道的生活垃圾督导员,每天定点做督导工作,“面对面指导,讲得明白。村民完成垃圾分类会得到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奖品,参与积极性提高。”

  温岭市妇联与市农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开展“巾帼洁美家”培训,为各镇(街道)的培训师发放培训包,内含四色垃圾桶模型、各种垃圾实物、一整套标准课件等。培训师可以走村入户,教别人如何正确分类。

  同时,温岭市也在寻找、培育一批优质培训平台。东部垃圾焚烧厂、城南镇瀚洋资源电力有限公司设立垃圾分类宣教基地,结合暑期实践、城管体验日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教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