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文化强市从文化强村做起

30.12.2015  09:22

  

  

海宁市斜桥镇洛溪艺术团到桐乡高桥文化走亲  

美丽海宁大舞台

  今年10月,浙江省海宁市的文化工作者在认真研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后,觉得特别振奋,因为多年来海宁的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正是按照文件的精神,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因地制宜地予以推进和建设的。

  早在2005年,海宁市就提出了“文化强市”的口号。近年来,海宁不断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真正实现了以“文化强村”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发展格局。

  全覆盖,强调的不仅是“”更是“

  与海宁人接触久了会发现,他们做事情总是脚踏实地,喜欢追求完美。早在2005年,海宁就已经实现了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全覆盖。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此,如何将建好的文化阵地管好、用好是这十余年来海宁文化工作者不断思索的问题和一直追寻的目标。

  “基层文化阵地三分建、七分管,要使阵地长期地利用并得到更好的发展,标准化的长效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长期课题。”海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朱红说。

  在这一思路下,海宁启动了星级文化阵地的评定工作。他们根据当时基层文化阵地的现状,从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化的量化指标,设定了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三个级别,为基层文化设施的使用、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多个方面提供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执行力强的制度规范,确保了基层文化阵地的高效、健康运作。2015年,海宁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文化阵地管理评估机制,针对农村文化礼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施融合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海宁市星级文化礼堂(文化阵地)评定标准》,使以文化礼堂为代表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建设、管理、运行上真正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这一评创制度的提出,不仅成为了基层文化阵地规范化管理的有力抓手,而且有效提升了各级政府对于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海宁掀起了新一轮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高潮,各镇(街道)、村(社区)以星级创建为标杆,新建、扩建、改建了一大批文化阵地,并在管好、用好文化阵地上下足功夫,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管理运行进一步规范。评创制度实施以来,海宁市有4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易地新建,86个村(社区)文化阵地提升档次,新建农村文化礼堂73个。

  文化专管员,农村文化阵地的统筹人

  伴随着文化阵地的提档升级,要把村里的群众组织起来,将农村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找到一个领头人至关重要。“参加村里文化活动的主要是两类人群,不是太老,就是太小,年轻人的积极性很低。”有着多年基层文化工作经验的海昌街道文化站站长沈亚萍说,自从街道里给每个村配备了既年轻又有专业基础的管理员,活跃在农村文化活动舞台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活动搞得也越来越热闹。

  沈亚萍所说的管理员,是海宁于2008年在全市推行的文化专管员制度。那一年,他们为全市182个村(社区)所辖的228个村级文化阵地招聘了333名专职管理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级文化阵地专职管理员全覆盖。为确保专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专管员招聘实施了“镇招镇聘”“镇村共管”的双重管理模式,即专管员的业务工作接受所在镇(街道)的直接领导、指导和考核,平时接受所在村(社区)的日常管理,以此避免了管理员村管镇不管的问题。

  为了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海宁还陆续出台了《海宁市文化阵地专职管理员管理办法》、《关于调整海宁市村级文化阵地专职管理员薪酬发放办法》等政策文件,对专管员的工作职责、工资待遇和教育培训等做了规定。同时,海宁创新机制,面向全市村级文化专管员开展职称申报工作,并鼓励各镇(街道)将专管员队伍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列入村后备干部队伍人选,极大地提高了村级文化专管员的工作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海宁十分强调这支文化专管员队伍要从单一的文化阵地管理,向活动策划组织、组建文艺队伍转型,要具备统筹各方资源的能力,通过打造农村文化礼堂综合体这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载体,最大限度地统筹文化礼堂、文化阵地、农民公园、健身苑点、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实现村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

  辛勤耕耘,活了文化、乐了百姓

  文化惠民强调普遍均等,在海宁,这不是一句口号。多年来,海宁人辛勤耕耘,打破体制和机制障碍、勇于创新,为各地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标准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板。

  袁花镇长啸村党总支书记许国初说,过去村里要组织一台演出经常找不到人,自己甚至要劝说夫人亲自上阵。“如今别说搞一台,就是搞三台演出我们村的节目估计都还绰绰有余。大家有表演的热情,村里也支持他们走出去和其他地区互动。

  许国初所说的互动,在海宁叫“文化走亲”。如今,在海宁已全面实现了村村走亲、镇镇走亲、跨区域走亲的红火场面。2011年至2014年,海宁市“文化走亲”总场次达800余场,三次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文化走亲”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盘活城乡文化资源,让城里人感受到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城乡互动、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海宁还推出了“美丽海宁大舞台”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每个周二和周四的晚上,海宁的群众可以免费预约和使用设置于城北和城南两大区块的室外固定舞台展才艺、秀节目。通过多年的举办,“美丽海宁大舞台”已经成为了展示基层文化活动品牌的有力推手。截至目前,登上“美丽海宁大舞台”的演员总数已达数万人,一系列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品节目极大地丰富了海宁百姓的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活了文化,乐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