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南水乡赏花灯

23.02.2016  08:44

  2月21日上午10点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上的民星大舞台腰鼓敲击、龙狮齐舞,一声“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了!”只见金猴粉墨登场,送上了一场元宵“好彩头”。此时,人群中欢声、喝彩声把元宵佳节的气氛烘染开来。

  《元宵好彩头》是用微音乐剧的形式,把元宵节期间的南北风俗,如“踩高跷”“送孩儿灯”等一一介绍给观众。“太好玩了,眼睛都不够看啦。”家住拱墅区左岸花园的6岁小朋友邹逸帆开心地说。

  随后,踩街方阵亮相,狮龙腾跃、锣鼓喧天,大头娃娃开路,旗袍秀女伴着踩高跷队伍翻越拱宸桥,浩浩荡荡向桥西直街而去……“今年过年杭城没有鞭炮声,有点冷清,元宵节这么乐一下,弥补了缺憾。特别是‘送孩儿灯’‘走百病’等风俗,我们年轻人都不清楚,热闹之余还普及了民俗文化知识。”市民孙星烨说。

  当晚,拱墅区“运河之春”元宵灯会启动,拱宸桥、上塘、湖墅、大关等10个街道同步亮灯,他们根据各自特色,以弘扬运河文化为主题,通过彩灯与民俗活动相结合的立体展示,使广大群众能在家门口就近赏灯。“灯会自正月十三起始,正月十八落灯,比别的地方要多出3天,其间有猜灯谜、送汤圆、文艺会演等多种活动。各街道都有一批热心的非遗传承人投身其中。”拱墅区文广新局办公室主任陈琳说。据统计,每年赏灯的平均达120万人次。彩灯种类繁多,有的在两岸张挂,有的在水中漂流,灯具形状、材质、图案、色彩也很丰富。拱墅区以南运河为主要区域所形成的元宵灯会,尤以水会著称。月影星辉下,只见河上灯船与岸边彩灯交相辉映、美轮美奂,让人不由得沉醉在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灵动中。

  在余杭区,文化礼堂成了赏花灯的重要场所。“以前我都去杭州或临平城赏灯,没想到今年能在家门口观赏到这么美的竹子元宵灯,好多城里朋友也与我一起来山村赏灯呢!”在城市创业的浙江杭州余杭区村民俞乙曼说。今年,该区一改以往集中办元宵灯会的形式,选择在农村文化礼堂举办,体现出小型、分散、节俭、惠民的特点。

  余杭全区的农村文化礼堂各显神通。余杭街道溪塔村村民自制了近千盏形态各异的花灯,崇贤街道鸭兰村文化礼堂推出古琴灯、刺绣灯、崇贤花篮灯等非遗主题系列,仓前街道连具塘村文化礼堂有彩龙舟灯,灯径山镇双溪村文化礼堂元宵灯会则突出茶圣陆羽和禅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