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科技金融“双对接”是出路

10.11.2014  09:44

企业家绝不能做“布里丹之驴

浙江民企科技金融“双对接”是出路

去年,浙江省为民企搭建了对接科技与金融的平台。今年,在新常态下,民企该如何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昨天,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先生、国金证券总裁国金鹏先生、浙江大学EMBA中心主任贲圣林教授以及部分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经济学家,为浙江民企“双对接”提供新的思路。

浙江民企需要思维升级抓住互联网机遇

昨天上午召开的“2014民企活动日暨现代技术现代金融双对接展示活动”中,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指出,进入新常态,浙江经济不能再走低价、低端的发展老路,要转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发展。这些年,浙江企业对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认识越来越深,但是受到自身力量和条件的限制,多数中小企业不知道该往哪里转型升级,也不清楚创新的资源在哪里。“仍然处于低端依赖、高端迷茫的徘徊状态。”朱从玖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对接”(对接科技、对接金融)应运而生,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帮助民企对接国内乃至国际科技、金融资源。一年下来,已经探索了多样化的复合型对接模式,也产生了一批成功对接的样本,如阿里巴巴网络经济“双对接”、康恩贝高端并购“双对接”、永康传统县域经济“双对接”、西奥电梯现代技术“双对接”……成为浙江省民企“双对接”工程十大样本。

对于目前的“双对接”工作,朱从玖提出下一步要拓展对接通道,不要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要探索企业与园区、开发区、集聚区等对接模式。”朱从玖说,对接服务平台也要创新,光靠行政力量,“双对接”难以持久。并且要提高“双对接”的精准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对接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企业要注重资本的力量,善于运用现代金融工具,让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与会的众多专家都提出,企业家要对自身思维进行升级换代,学习了解并且理解互联网,企业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郑宇民巧借比喻鼓励企业积极“双对接

昨天的会议上,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会长郑宇民也通过了一连串精妙的比喻,鼓励企业积极“双对接”。

火鸡每天有人喂食,一天三餐一点都不少,每天都是好日子,但是它想不到,有一天感恩节到了,它要被斩杀了。水鸟的思维不是这样的,水鸟是没有人喂食的,它天天要找食……”对于一些日子还好过,一直不肯对接的企业,郑宇民用火鸡与水鸟的例子,提醒企业家不做“对接”,企业被“斩杀”的那一天也就快到了。

他说,浙江的企业大部分已有三十年,进入“老龄化”,经济负担重,调节功能差,需要对接来解决这些问题。

好多企业家危机在哪里?绝对不能做‘布里丹之驴’,一头又饥又渴的驴,生命时限还有半天,它左前方一汪池塘,行程是半天。右前方是鲜嫩的青草,行程也要半天。它的生命时限只有半天?怎么办?这头驴就在那里想了,到底是先喝水解决饥渴的问题,还是先要去吃青草解决饥饿问题?想来想去想了半天时间,没机会了。”郑宇民说,很多民营企业也处在这样一个情况,所以不能犹疑,要果断对接。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金成 通讯员 沈雁        编辑: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