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浙江服务 省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半年创收超6千亿

07.08.2015  19:13
浙江遂昌县一个仓储式淘宝实体店,摆满了当地各类土特产

   浙江在线杭州8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曾杨希 编辑/胡芸) 在今年的浙江经济半程跑成绩单中,服务业表现抢眼,对GDP的贡献率达64.9%,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今天,浙江在线记者从浙江省发改委获悉,全省10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6004亿元,实现利润482亿元,同比增长67.9%。

  对于浙江服务业为何能跑出加速,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服务业提升质量的突破口与秘诀之一,是浙江省“互联网+”与工农业的深度融合。”

   10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上半年实现营收6004亿元

  2010年8月底,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浙江要创建100家左右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引导浙江服务业由‘散兵游勇’时代,转向集聚发展。”

  名单早已出炉。8月6日,记者从浙江省发改委服务业处获取消息,今年上半年,浙江省10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共吸纳入区单位13275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6477家;吸纳从业人员77.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6004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利润482亿元,同比增长67.9%;缴纳税收133亿元,同比增长11.5%。

  “今年上半年,我们完成了现货贸易额208亿元,同比增长70.11%,总共交纳税费达到5500万元,同比增长111.8%。”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陈伟告诉浙江在线记者。他说:“上半年,我们推出了一个融资服务,通过金融平台推动了产业集聚。比如煤炭行业,许多企业听说我们提供金融服务都主动找上门来。”

  此外,除了发展示范区,发改委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接下来将启动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将服务业强县(市、区)打造成服务业率先发展、产业率先升级、县域经济率先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排头兵。”

  服务业成浙江经济增长“火车头”

  “互联网+”是突破口

  7月底,浙江亮出了经济半年报,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8.3%,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而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是,浙江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达9647亿元,在GDP中占比达50%,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4.9%,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

  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半年,服务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战场。”从增速看,上半年全省完成服务业投资8107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6.8%。

  “服务业提升质量的突破口与秘诀之一,是浙江省“互联网+”与工农业的深度融合。”该负责人透露,从工业看,目前约有32.4%的企业建立了涉电商的专门部门或独立电商公司。据全省600余家工业企业的网络销售专项抽样调查,上半年有30%的企业开展了网络销售,其中6%的企业其网络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0%以上。

  另外,从农业看,目前浙江省已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5488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30家,共有“淘宝村”等电商村62个,累计创建淘宝特色馆18个,“上半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