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服务小微企业成长暨2016民企“双对接”活动周启动

30.11.2016  04:07


  如何把服务小微企业和民企“双对接”结合起来,如何打开全球视野,借鉴德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开展全要素、多向度、高层次的要素对接,实现借梯登高、持续成长、跨越发展。今天,以“创新发展、勇立潮头”为主题的浙江服务小微企业成长暨2016民企“双对接”活动周在省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活动开幕式上,浙江首次对外发布了《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报告(2015-2016)》,并对50家成长性好的小而精、小而新、小而美的小微企业成长之星,以及10个创新性、引领性、务实性的优秀项目进行了现场发布并授牌表彰。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代省长车俊、副省长朱从玖上午参观了小微企业和通用航空产业链展区,亲切会见了部分企业代表,代省长车俊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开幕式由省政府秘书长李卫宁主持。

  今年的民企“双对接”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创新,把“活动日”扩展为“活动周”。开幕式结束后举行的主论坛上,浙商总会秘书长、浙江省民企发展联合会名誉会长郑宇民就企业成长路径作主旨演讲。丝路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山则阐述了浙江企业如何利用市场化力量,更大范围地对接现代金融要素,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发展。而伍尔特直线中国集团首席执行官莱利·斯蒂芬斯讲述伍尔特集团如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创新,把小小的螺丝做到了极致,成为全球大名鼎鼎的“螺丝大王”和欧洲最大的紧固件供应商;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带来了“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发展机遇的分享。

  据悉,明天活动周将继续交流思想、抒发心声、表达愿景,畅想未来,开展产业升级、海外并购、创客等5场对接活动,这5个专场活动中,仍是大咖云集。而整个活动周期间,全省的各市县都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系列活动,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大约共有100余场对接活动。

 

   科技金融双对接:于民企作用凸显

 

  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中坚力量,也是最值得珍惜的“金字招牌”。在全省511.6万市场主体中,民营企业有146.3万户,个体工商户有342.4万户,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5.5%。其中,小微企业138万户,占民营企业的绝对多数。小河有水大河满,没有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贡献,就没有浙江经济波澜壮阔的今天。约占全国人口4%的浙江人,在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7%的经济总量。其中,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左右的外贸出口、60%左右的税收、90%以上的社会就业。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小微企业对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七大产业小微企业4.3万户,占新增小微企业总量超过两成。全省规上小微企业工业实现增加值4130.6亿元,同比增长6.7%,占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1.1%。

  浙江经济取得的成绩,无不浸透着千千万万民营企业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绵绵之力,无不浸透着一代又一代企业家的坚韧、勤劳和智慧。特别是这些年,浙江努力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并且持续推动民企“双对接”,帮助企业集聚全球要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民营企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去年以来,在浙江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工商局在全省牵头启动“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广大小微企业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各地各部门同心同向、协力推进,涌现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成长范例和工作典型。经过申报推荐和审查认定,经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精心遴选出50家成长性好的小而精、小而新、小而美的小微企业成长之星,以及10个创新性、引领性、务实性的优秀项目。开幕会上,杭州富阳精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作为2016年“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之星”,以及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浙江银监局联合实施的“税银互动?税易贷”等10个项目作为2016年“浙江省十大服务小微企业优秀项目”获得授牌表彰。

 

  《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报告(2015-2016)》首次发布

 

  201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战略高度,在全省启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并把它作为新常态下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的重要一环,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近期,浙江省工商局会同相关单位,详细地调研摸底了全省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成长趋势,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新空间和新机遇,形成了近万字的《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报告(2015-2016)》。《报告》显示,全省小微企业呈现出发展加快、质量提升、实力增强、创业创新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牵引新业态发展的新引擎。展望未来,浙江民营企业将朝着精细化、新颖化、专业化、特色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担负起浙江勇立潮头的新使命。

 

   地位作用更加凸显,

  小微企业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一是新设企业连续攀升,经济贡献不断增大。2015年,我省规上小微企业和规下小微企业产值约占全省企业总产值的51%。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18.14万家,规上小微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30.6亿元,同比增长6.7%,占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41.1%。二是七大产业小微发展迅速,创新动力日益增强。全省累计认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7万家,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数量88个,入驻上述科技孵化器的企业达8481家。七大产业小微企业累计35.4万家,信息经济增量最多,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速超过13.5%。三是实体小微继续回暖,就业贡献更为突出。2015年,全省规上和规下工业小微企业从业人员650万人,就业贡献率为49.9%;规下小微企业就业贡献率连续五年维持在22%以上。规上小微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从2011年的20.9%上升至2015年的27.7%。四是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开放发展步伐加快。我省大中型企业出口交货值占比从2011年的63.8%下降至2015年的59.7%,规上小微企业出口交货值相应由36.1%上升至40.3%。今年前三季度,小微外贸企业出口总额累计1555.3亿元,同比增长20.7%,比全省出口总额平均高出15个百分点。

 

   创业创新活力迸发,

  小微企业成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

 

  一是创业活力涌动,经营主体年轻化。浙大系、浙商系、阿里系、海归系等创业“新四军”,成为我省小微创业的新生力量。全省新设企业法定代表人平均年龄为36岁,其中40岁以下占比超过65%,80后、90后和大学生逐步成为创新创业主力军。二是结构升级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小微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逐步提高,从2014年末的58.3%增加到今年三季度末的61.67%。小微企业一、二、三次产业分布为2:34:64。三是转型动力增强,升级步伐加快。全省累计完成“个转企”19.4万家,其中公司制企业9.85万家。累计完成“小升规”12694家。A股上市公司(境内)累计291家,位居全国第二,新三板累计上市企业752家,位居全国第五。同时,借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系列组合拳,大力整治“脏乱差”“低小散”企业(作坊),注销小微企业6.4万家,注销个体户39万户。四是集聚步伐加快,转型绩效提升。全省共有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205家,各类省级众创空间141家,其中21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规上小微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6636.80亿元,规上小微企业平均新产品产值1800万元。

 

   新兴业态方兴未艾,

  小微企业成为牵引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信息经济引领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2015年,我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规上增加值达到1389亿元,较上年增长9.3%,高出全省规上工业平均增速一倍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1%。二是智能制造引领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有3.2万台,约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一位,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52台/万人,远超于全国30台/万人的平均水平。三是电商经济引领农村草根创业创新。全省共有506个淘宝村,占全国的38.6%,位居全国第一;共有51个淘宝镇,占全国的37.8%,位居全国第一。

 

   三最”发展环境,

  成为我省小微企业成长的“新沃土

 

  一是特色小镇集聚小微企业成长。全省79个省级特色小镇覆盖了全省七大万亿重点产业的所有行业类型,一大批从事信息、旅游、高端装备制造以及互联网+的新兴产业的小微企业入驻到小镇。二是众创空间承载小微企业创新。截至今年10月,全省市级以上众创空间数量达172个,众创空间面积累计168.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累计1143家,共发放创新券4.15万亿元。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推小微企业新发展。率先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让政府权力“瘦身”,为企业松绑,减轻了小微企业负担。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制造”培育计划新增小微企业66家。全省已有27个块状产业、1300多家企业入驻阿里巴巴“中国质造”平台,销售总额达到20多亿元。重点支持和引导七大产业小微企业申请 商标注册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小微企业共获得商标质押融资贷款余额22.08亿元。

 

  展望未来,

  小微企业将担负起勇立潮头的新使命

 

  一是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注重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强化标准引领,进而不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注重持续投入、持续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的创新不断占据市场先机。二是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利用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优质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一批细分行业中的“单打冠军”和“隐形冠军”。三是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进行研制生产,形成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特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特色产品、特色服务。四是坚持走绿色化发展之路。树立和践行正确的全局观、资源观、生态观,坚持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实现形态美、意境美、乡愁美。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走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发展道路。五是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主动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高层次海外华人到浙江落户。进一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通过与“平台型”大企业合作,“以大带小”、联合抱团、合作出海。

 

  四位重量级嘉宾主题演讲揭示浙商新路径

 

  浙江民企一路走来,翻越过很多的荆棘坎坷,当前还面临着不少成长的烦恼。作为先发省份,浙江较早遭遇了土地、资本等要素制约,环境承载力逼近上限,拼价格、拼资源、拼投入的老路走不通了,传统发展模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和智慧经济时代,给浙江民企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遇和空间。科技、资本、数据、智力等创新要素越来越重要,未来企业的竞争可能不完全取决于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链接和整合新资源新要素的竞争。民企“双对接”就是帮助企业搭建平台,对接全球科技、金融等高端要素集聚地,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现在许多国家提出了“互联网+”国家战略,德国工业4.0就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项。那么,对浙江民企来说,有哪些可以学习利用的经验、资源和优势?又该如何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成长路径呢?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主论坛,由四位重量级嘉宾作精彩演讲,分享他们的独到见解和成功经验。浙商总会秘书长、浙江省民企发展联合会名誉会长郑宇民就企业成长路径作主旨演讲。丝路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山告诉浙江企业如何利用市场化力量,更大范围地对接现代金融要素,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发展。而伍尔特直线中国集团首席执行官莱利·斯蒂芬斯讲述伍尔特集团如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创新,把小小的螺丝做到了极致,成为全球大名鼎鼎的“螺丝大王”和欧洲最大的紧固件供应商;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带来“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发展机遇的分享。紧接着,海外并购、产业升级、创客大赛等五个分论坛作了简要的推广介绍。

  据悉,这次服务小微企业成长暨2016民企“双对接”活动周除了省本级外,全省各市县都结合实际,在一周时间内集中性地组织对接高端要素的系列活动,帮助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

 

  明日5个主场活动 再造重磅看点

 

  除了今天的开幕式和主论坛,明天省本级还有产业升级、海外并购、创客等5个主场活动。这5场对接活动中,也是大咖云集。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新业态、新金融”思享会将邀请到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商业模式研究院执行院长林桂平、软银赛富投资合伙人陆豪与浙江的小微企业分享资本盛宴,解决企业实际经营中的问题,实现“科技”与“资本”的对接,以便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浙江企业走出去及上市专场,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首席合伙人吴港平、中国并购公会浙江分会会长龚小林分享德国投资环境与近期投资趋势。

  以“创新.融合——科技金融助推产业升级实践”为主题的产业升级专场则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封松林、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金立杨、上海支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建臣,共同探讨民企如何走创新发展之路,“科技、产业、资本”三者如何有效融合,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云集创始人肖尚略、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环球捕手创始人李潇、如涵科技创始人冯敏、开始众筹创始人徐建军将齐聚2016电商“相对论”,坐而论道、巅峰对话,同时将开展“如何面对‘新零售’时代”、“新电商模式下的投融资趋势”、“决胜2017,电商突围”等圆桌论坛,共同探讨新电商的行业未来。前京东高级副总裁、磁云科技创始人李大学和美国硅谷华山资本合伙人毛智民将坐镇2016创客大赛现场,并发表演讲、致辞,共同论道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