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哪些“最美”文化礼堂?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13.04.2018  01:43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由盆景到风景,探索走出了一条推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路。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将新增农村文化礼堂3000个。

  浙江通过文化礼堂这个载体,为农民群众开展节庆礼仪、乡风文明、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让他们身有所憩、心有所寄、梦有所圆。

  近日,2017年度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评选结果出炉,省内共219个文化礼堂被评为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今天,就让记者带着大家一起来领略浙江各地文化礼堂的别样风光。

  垃圾堆上建起来的文化礼堂:珠岙村文化礼堂

  北望青山如屏,南领瓯江入梦。括苍龙脉环抱处,瓯江玉带舞升平……走在珠岙村的乡间小路上,满眼都是秀丽的自然风光,村落依山而建、村容干净整洁,美丽乡村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珠岙村文化礼堂前,当地村民跳起了集体排舞,热情迎接考察团的到来。

  珠岙村文化礼堂便是2017年度219个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之一。

  珠岙村位于温州永嘉县瓯北城市新区(瓯北街道)北部,紧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白水漈,全村户籍人口1780人,外来务工人员8000多人,企业220多家,有着“温州童装第一村”的美誉。

  村民们钱袋子鼓起来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谁能想到,这座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珠岙村文化礼堂这幢仿古的建筑物所在地原先是一片又脏又臭的垃圾场,村民都要绕道走。2013年,珠岙村两委发动村民、企业捐款,投入200多万元,在村垃圾场上建起了全县首批农村文化礼堂。

  如今,珠岙文化礼堂经过华丽转身,集文娱设施为一体,不定期开展“接地气”的文体活动,成为了村民们舒心聚集的场所。

  文化礼堂建成之后,村民们一致叫好。“以前破破烂烂的,也没人来。现在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所有村民们都可以来,大家都可以到这里参加活动,我们感到很光彩。”村民郑仙和说,闲暇时间,大家可以来这里看看书,也可以听听白搭,讲讲故事,聊聊天,增长见识,还可以回忆以前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变美好了,心情也舒畅了。

  现在,这里成了村民日常去处,每天主动走进礼堂,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瓯北街道珠岙村党支部书记余章龙介绍:“晚上基本有一两千人。老百姓打麻将的、打扑克的都减少了,都爱到这里打门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跳广场舞,基本上包括本村的村民,连外来务工人员都投入到文化健身活动当中。”来自江西的张雪娥来永嘉已经有10多年时间,在珠岙村一家阀门厂工作,她告诉记者,现在,她的生活更加丰富,作为新永嘉人归属感更强了。

  近年来,珠岙村陆续建设了文化礼堂、百姓舞台、灯光球场、门球场,游泳馆、童装展览馆等。如今的珠岙村,除了轰隆的机器声,更增添了优雅的舞姿、美妙的歌声,正逐渐成为瓯江畔一个靓丽的文体样板村。

  珠岙村的文体俱乐部是一大亮点。自从珠岙文化礼堂建成后,该村成立了首支文体队伍,60多名村民参加。随着文体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截至目前,该村发展到12支文体队伍,分别有广场舞队、门球队、登山队、模特队等,共近300多名会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体俱乐部。

  在文化礼堂的大舞台上,本村的文艺人才都得以在此展示。“我们村文化底蕴深厚,很多村民都有一定的才艺功底,会唱歌、敲锣、跳舞等。”珠岙村党支部原书记郑典福告诉记者,晚上的时候,广场上常常会迎来很多人,他们聚在这里跳舞、敲锣鼓、打乒乓球或羽毛球……如今,一走进文化礼堂,就能在文化长廊上看到完整的村庄历史,这里成了珠岙村的缩影。

  杭州版“枫丹白露小镇”:外桐坞村文化礼堂

  “朝涉外桐坞,暂与世人疏,村庄佳景色,画茶闲情抒。”1300年前,“诗仙”李白这样描绘外桐坞村。

  今天,这片村景生长更茂盛了:长出了艺术,40多位中外艺术家将工作室搬进这里;长出了旅游,在村里联合旅行社正式启动乡村游专线后,千年茶叶村转型成了风景村。

  外桐坞村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毗邻中国美院。村庄入口处,是绕城高速公路下的一个桥洞。从桥洞入,眼前豁然开朗,院舍林立,有农居,有美术馆,有艺术公社,有酒舍饭堂,村中老少,三两落坐,怡然自乐。眼前此景,令人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破烂不堪、毫无规划的小山村。

  改变始于2010年。村民们把文化礼堂建在了村口,立誓让村子美起来。村庄流淌了千年的历史,在这里浓缩定格:上百年的民居建筑和仇家祠堂被改建成礼堂,辟出了桐坞书院,供村民在这里练习书画;辟出了聚贤堂,展示圣人哲言和仇氏家规族训,村里的启蒙礼、成人礼、敬老礼等传统仪式都在这里举行;辟出了小伢儿图书馆,在这里播下知识的种子;辟出了大讲堂,党员学习、乡村春晚、艺术活动在这里轮番举行。

  往村里走,一面面墙就是一段段文化长廊,展示了村情村史、民风民俗,还有能人榜、美好家庭榜、优秀党员榜、道德模范榜和新外桐坞人榜等各种榜单。让榜样走进生活,这些长廊讲述着村庄精神史,让村民们有了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及见贤思齐的向往。

  因为孝,村庄民风淳朴团结,邻里融洽和谐,更是引来了邻居中国美院的艺术家们。“这里自然环境好,村民朴素,民风好。”最早落户这里的中国美院教授王鸿说。

  艺术家的眼光,拓展了村庄的发展视野:外桐坞村毗邻中国美院,风景秀丽,茶文化源远流长,何不借此打造一个“艺术村庄”?

  2011年,村里启动“风情小镇”建设,依托中国美院国家大学创业园的组成部分,实施外桐坞村艺术创意展览中心、艺术观光一条街、艺术农家艺术工作室三大项目,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走进外桐坞村85号,是村民仇建华的家,这里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仇建华,一户是韩国著名书画家闵庚灿。5年前,闵庚灿来到村庄,为自己寻找一处世外桃源,电工仇建华将闵老迎进家中。闵老有些遗憾,房间太矮,没法画大画。仇建华二话不说,不日就掀掉了自家的房顶,为闵庚灿特别建造了一个层高5米的大画室。闵老高兴得一连交付了10年租金。闵老说:“这里的村民对艺术有深厚的感情,值得钦佩。

  一半民居,一半工作室,是这里村居的显著风格。一路走去,村庄里遍布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中国美院副院长王赞、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王小松等40多位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在原来的农居里开出油画、国画、雕塑、陶瓷、摄影等艺术工作室,外桐坞“艺术村”已初具规模。

  众多艺术家的入驻,对村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仇维胜说,和艺术家在一起,村民的素质明显提高了,以前随地扔东西、乱吐痰,现在村里非常清洁。更有意思的是,这两年村民们纷纷喜欢上书画,桐坞书院就是因为村民的这个爱好新建起来的,里面挂满了村民们的书法作品。

  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小镇,以其艺术特色蜚声世界。如今的外桐坞村,因为艺术家纷纷入驻,在与厚重历史文化的交融中,孕育出独特的文化艺术气息,打造“中国版的枫丹白露”是外桐坞人的心愿。为这,村民们还给村庄起了个诗意、自信的名字——“画外桐坞”。他们将新村名挂在村口,迎接即将到来的首批专线游客。生发于文化礼堂的村庄新故事,准备开讲了。

  西湖区外桐坞村文化礼堂也成为了2017年度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之一。

  一幅“忠孝图”,绘尽千古事:上宅村文化礼堂

  青石石柱,金漆雕饰,义乌义亭镇上宅村文化礼堂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由24根6.5米高的青石石柱支撑,礼堂内历史名人雕塑和十二生肖雕刻均以黄金覆面,看起来栩栩如生。

  然而,流云火焰,忠孝为金,在上宅村文化礼堂金光闪烁的雕塑背后,展现的却是一副名扬四方的“忠孝图”。

  走进文化礼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在积善堂正中央的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上宅刘姓的起源,来自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其先祖仲三公名大音,唐文学馆学士第二十七世孙,因族中兄弟日益增多而自立门户,大约在1050年,从乌伤南门迁移至此。而《大风歌》之所以悬挂积善堂正中,正是为了让后代学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忠义思想。

  抬头望去,文化礼堂的墙上挂满了捐赠牌匾,这也是该村的善行义举榜,上面记载着上宅村人齐心协力共建美好新上宅的善举。

  上宅村党支部书记刘德文说,文化礼堂建设初期,全村村民慷慨解囊,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捐了400多万元。“一位在金华工作的上宅村村民说建文化礼堂是好事,特地赶回来捐款。还有一名在外地的上宅村民一下子就捐了300万元。”刘德文说,村民们的善举不仅被记载在善行义举榜上,更成了教育后代的活榜样。

  走出文化礼堂,生动形象的24孝墙绘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原来,为了让村民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上宅村还在文化礼堂的外墙绘制了传统24孝和新24孝墙绘,图文并茂,简洁易懂,备受村民喜爱。

  现在,上宅村文化礼堂不仅有精彩绝伦的戏曲表演和村里腰鼓队、锣鼓班的表演,还有广场舞的教学和保健养生的讲座,文化礼堂已经逐渐成为村民们最爱去的地方。不少老人还养成了午饭后到文化礼堂聚会聊天的习惯。

  “乡村博物馆”里唤醒乡土记忆

  走进虹桥镇城东社区的桥北村,做好的细面晒满了村庄,在这里,这项传统手艺已经流传了200多年。村里新落成的桥北村文化礼堂让单板桥细面的手工制作过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文化礼堂在二楼特设了民俗展览馆,以展现桥北村的传统细面手艺。

  为了全方位还原手工细面的制作过程,村里请来有经验的老师傅对原始细面制作流程进行梳理,再收集各种零部件,收集不到的尽全力重新制作,才有了二楼展馆里的整套制面工具。“为此村双委还特地去岭底山上寻找合适的木料。”村书记许银德介绍,“现在整个制作过程的视频在展馆门口的电视上循环播放,村里的老老少少看了都觉得很有意义。

  “我们祖辈就一直做细面,到了我这代手工变成机器,这手工的制面过程可真是好久没见,勾起了不少回忆。”村民许贤兴说,“现在50岁以下的村民基本不了解手工制面的过程,虽然流水化做面效率大大提高,但是这门传统技艺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

  此外,民俗展览馆里还有桥北村历史由来的介绍、农耕文化的器具、文化名人等,囊括了几代桥北村民的记忆。

  从浙南到浙北,不少农村文化礼堂都承载着“乡村博物馆”的功能。在海盐县的文化礼堂里,那些积淀下乡贤轶事,收藏下的旧时物件,同样激发着村民们的文化情怀。

  在文化礼堂里,散落乡间的民间技艺、民风民俗、传统曲艺得以传承、发扬。何留法是海盐县于城镇构塍村的竹编工艺能人,村里文化礼堂建成后,他特地编了一套蚕桑竹编模具放入特色展厅。

  “这些编织的农具都是自己年轻时用过的,如今大多已经派不上用场了。”何留法说,这些农具放在礼堂里,能让更多人了解过去的农业文化,也能勾起老人们的回忆,很有意义。

  为了让竹编技艺与文化得以传承,何留法还担任起了“春泥计划”的指导老师。每次培训前,他都早早准备好工具、材料,来到礼堂“备课”。何留法用自己编织的一套“袖珍农具”,向孩子们介绍夹担是用来挑稻谷和麦草的工具,而匾则是用来养蚕宝宝的。

  民间从不缺高手,农民不再是坐在台下的观众,他们登台就是主角,演的就是活着的农村传统和未来。林天顺作为海盐的文史、民俗学者,得知沈荡镇的两个村文化礼堂土建竣工后要在室内布置二堂五廊,便立即利用空余时间在网上、在县档案馆查阅相关资料,并与村负责人对接布置的细节。

  在沈荡镇中钱村文化礼堂内,林天顺还特地为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解钱氏故事。为了展示钱氏文化,林天顺写下了《海盐庐江钱氏》和《海盐钱氏传说与故事》两本史实和文学作品。

  文化礼堂不只是摆设,近年来,海盐以文化礼堂为阵地,重点挖掘本土“匠心”文化。通元镇育才村文化礼堂打造“圆木特色展厅”,还原传统箍桶技艺;秦山街道丰山村文化礼堂围绕传承百年的丰山脱力药,打造“药文化特色展厅”;元通街道新兴文化礼堂打造“每月一布”活动,让传统织布技艺重现百姓生活……农村文化礼堂满足了村民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

  此心安处是吾乡。行走在浙江城乡,我们欣喜地感受到:捎着家常味、带着泥土气的文化礼堂,已成为乡村的精神文化地标,为我们守住乡土、传承乡风、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