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高职提前招生改革首试告捷

26.05.2015  19:02

      本报讯(记者 李平)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益临近,当众多考生正在紧张地备考时,德清县第五中学学生虞中雷却早早地为大学生活做起了准备。他兴奋地说:“很高兴自己被心仪的院校及专业录取,提前招生让我们多了选择的机会。

      开展高职提前招生试点是我省落实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重要举措,今年是首试。4月底,随着高职提前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考生“一档多投”、被多所高校拟录取成为现实。15所高职试点院校计划招生4289名,实际录取4251人,其中普高3367人、高职单考单招884人,计划完成率达到99.11%。院校综合测试和录取工作实现考生家长零投诉。

      与自主招生相比,高职提前招生在报名资格、考试科目、录取投档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选择高职提前招生的考生,选择更多,可同时被多所院校或同一所院校不同专业拟录取。

      比如虞中雷,报考时他选择了3所提前招生院校,同时他还填报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所自主招生院校。参加完综合素质测试之后,虞中雷同时被两所提前招生院校的不同专业拟录取。对市场营销专业更感兴趣的他,最终选择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

      就读于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温晓霏,报考的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表演艺术专业。她说自己专业技能占优势,但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很幸运,赶上了提前招生首试”,最后凭借全省统考的职业技能成绩,以及面试中的良好表现,拉高了总分,被该专业录取。   

      今年高职提前招生共有25469名考生报考,像虞中雷一样报考2~4所院校的有10168人,其中报考5所院校的有573人。从4月15日至23日,共实行5轮双向选择确认,在前两轮双向选择确认中,有1名考生同时被4个院校专业拟录取,15名考生同时被3个院校专业拟录取,328名考生同时被2个院校专业拟录取。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范敏告诉记者,一轮选择结束后,学校的缺额计划会按规定流程,根据备录顺序递补。备录考生根据录取进程,待转为拟录取后再登录高职提前招生网上服务平台,选定录取学校。

      “在专业选择上,学生更为理性,会权衡各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进行选择。也就是说,今后的趋势是,与选择学校相比,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专业。”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嵇新浩说,“此外,地域、个人喜好、学校软硬件设施等,也成为学生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提前招生完美收官,让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盛健长舒一口气。“2017年以后,高考录取工作会大变样,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高职提前招生是顺应了这个趋势。”盛健认为,“一档多投”不仅让考生多了选择的机会,也增强了高职院校的选择性。“未来,专业办不办、办得好不好,将由学生说了算、由社会说了算,而高校也将要在做精做强专业上下更大的功夫。

      “高职提前招生导向很好,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得以提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吴雪萍说,以往“分批次录取”,职业院校都是最后一批,以至于上职校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折感,而随着我省不断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像这次高职提前招生,把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同时,提前招生有助于高职院校挑选一批更为适合的人才,提高生源质量,从根本上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据了解,为确保高职提前招生“一档多投”首试平稳顺利,省教育考试院在多次征求院校意见基础上,确定了考生自主报考、院校综合测评、一档多投录取的招生办法,并与15所试点院校逐校沟通,修改完善试点方案。同时研发、构建了高职提前招生网上服务平台,为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本次试点的关键环节是考生网上选择这一新特点,省教育考试院全程实时关注和监控每名考生上网选择情况,特别是对第一轮400多名、第二轮100多名未及时上网选择与确认的考生,通过多种途径逐一联系,确保无人因错过时间而失去选择机会。

      浙江教育报2015年5月25日1版
      网址: http://www.zjjyb.cn/jyb/yaowen/10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