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绍兴 三区融合释放教育“红利”

04.01.2016  13:49

 

 

上下学路程缩短到十几分钟,有时爸妈来不及接我放学,我自己走回家也很方便,他们也放心。”绍兴市元培中学初一学生张泽威告诉记者,自己随打工的父母从老家来绍兴,居住证颁发地在柯桥区,但一家人都住在越城区,在柯桥区读小学时上下学很不方便。

给张泽威一家“减负”的,是绍兴市于2015年下半年出台的《关于推进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教育融合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有一条是实行三区流动人口子女招生入学互认,即从2015年9月起,三区流动人口居住证颁发地、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地和实际工作地不一致的,可以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互认互通后,实现流动人口子女招生入学互认。“简单说,就是这三个区的流动人口子女可以就近入学,为孩子上学带来便利。”元培中学副校长封纲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2013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绍兴县和上虞市,改为柯桥区和上虞区,使得绍兴市区的面积从原有的362平方公里,一下子扩容到2942平方公里,一跃成为我省面积第二大的城市。

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院长周鸿勇评价说,中心城市的崛起,是绍兴“十二五”期间最突出的现象之一,越城、柯桥、上虞三区作为这个中心城市的组成部分,也应从各自发展逐步走向融合发展、互联互通,使各种资源可以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事实上,绍兴市教育局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该市教育局局长贺晓敏看来,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三区融通的大背景下,理应先行一步,走好一步,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为将绍兴打造成一座宜居城市贡献教育的一份力量。为此,从2014年下半年起,该市教育局就成立了三区教育融合发展调研小组,专题研究三区教育融合发展方案,通过走访市人大、政协专门委员会等部门,赴省内外学习考察区域教育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多次召开面向政府有关部门、校长、师生、家长、媒体等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几易其稿后最终形成了《通知》。

此外,该市还进一步完善了中职教育三区融通招生。“事实上,从2010年全省启动中职专业结构调整工作以来,全市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经过大洗牌后,允许跨区域招生,这也使三区中职教育完全具备打通互招的基本条件。”该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三区共有中职学校12所,其中既有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等综合类学校,也有绍兴市艺术学校等专业性强的学校,校校之间各具特色,形成了错位发展优势。此次《通知》明确提出,全市初中毕业生可报考全市范围内的中职学校,享受同城待遇,包括享受中职免费教育。

从2016学年起,普高生也能享受到属于他们的“红利”。据该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王琛介绍,《通知》对符合3种条件之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允许其在非户籍地报考普通高中,“有在非户籍区初中阶段连续3年完整的就读经历,非户籍区有成套家庭产权住房,父母或其中一方在非户籍区有合法稳定工作连续满3年且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连续满3年,应该说这3个条件的门槛都不高”。

上虞区百官中学初二学生小陶老家在安徽,4年前他随父母来到上虞。得知新政后,小陶一家都很高兴,“我们完全符合条件,明年儿子就能在上虞参加中考,不用赶回老家去了。再加上前几年浙江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这样孩子就能一直在浙江求学了。”小陶的爸爸说。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当地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给学生更多选择教育的权利,《通知》还提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网络互通共享,从2016学年起,通过建设以三区为重点的全市精品课程、名师课堂等高中优质资源网络共享技术平台和运作机制,为全市普通高中师生提供共同研究学习的教学空间。同时,该市还将探索以三区为重点的全市中职学校、普通高中“比、学、赶、帮”竞争机制,以业绩考核、论坛、大讲堂、联席会议等形式,开展学校管理、学术交流、新课程新高考研讨等交流竞赛活动,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全市教育教学研究一体化水平。

最近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全市重点特色学科评估办法,争取明年在普通高中里评出一批‘市重点特色学科’,允许通过评估的高中以特长生的形式,按省教育厅规定的学校招生总数5%的比例,面向全市统一公开招生,从而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享受最优质的资源。”王琛说。

              《浙江教育报》2016年1月1日1版  http://www.zjjyb.cn/jyb/yaowen/1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