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造中国样板?四大交通走廊系列调查②——海洋经济交通走廊:经略海洋 驶向“深蓝”

11.01.2017  12:33
  “浙江省有什么可以做成全世界和全国之最的?港口可以发展成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调研舟山工作时,高屋建瓴地指出浙江发展的优势所在。
  传统的眼光通常认为浙江陆域面积不大,是个资源小省,而习近平恰恰认为,“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伴海而生的浙江人自此重新审视这片相当于两个半以上浙江陆地面积的蓝色国土。
  十几年如一日,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今日的浙江,合为一体的宁波舟山港国际航班加密优化,穿梭往来如流;南北振兴的内河航道通江达海,拓展海洋经济的腹地,也打通腹地经济的入海口;新的产业在不断集聚,一座座临港城市由传统的交通枢纽渐渐向引领经济的新轴心转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站在“十三五”的起点,浙江又一次选择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牢牢抓住经略海洋的机遇,提出以构建海洋经济交通走廊为起点,打造交通走廊中国样板,支撑和引领浙江迈入海洋强省。
  新的实践,正为这片依水而生、以水为名的土地,注入一个更为恢宏远大的蓝色梦想。
  “提速”资源整合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绘“”图
  在宁波舟山港长长的海岸线上,集卡车辆往返穿梭,龙门吊升降腾挪,一艘艘货轮进出繁忙,一片勃勃生机。
  2015年8月28日,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形成以宁波舟山(嘉兴港)港为主,台州港、温州港为辅的沿海港口发展格局。目前,浙江全省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总量达224个,约占全国八分之一,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整合后的宁波舟山港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港,成为了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门户。
  2015年9月29日,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浙江省海港一体化发展迈出实质性的大跨步,实现“以一个港口、一个品牌参与国内外航运市场竞争”的深远目标。
  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表示,浙江省实施港口一体化战略一年多来,已经显现了“1+1>2”的协同效应,在全球航运经济和港口生产低迷的大背景下,宁波舟山港逆势上扬。
  随着港口资源整合的“魔方”转动,港口一体化的红利迅速凸显。2016年12月19日,随着停泊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的“中海釜山”轮完成2500标准箱装卸作业,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9亿吨,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副处长叶红解释道,宁波舟山港是浙江海洋经济建设当中最为关注的元素,“为了做大做强宁波舟山港,我省专门成立了海港委,首先要打造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国际枢纽港,而国际枢纽港的打造是海洋经济当中最为主要的抓手。
  据了解,到2020年,宁波舟山港计划将初步建成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全港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10亿吨,进一步巩固全球第一大港地位;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00万标准箱以上,跻身全球主要的集装箱干线港前三甲。
  而随着伏笔多年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版图缓缓打开,嘉兴、台州、温州等其他沿海港口整合也已顺利完成,义乌陆港与浙江省内河港口整合正有序进行,以一个“拳头”用力,浙江港口正告别区位分布“多而散”的结构失衡问题,联手闯大洋的“一盘棋”布局已经展开。
  江海河陆“联运”打通浙江发展“任督二脉
  十数年磨一剑,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以浙东南沿海港口和浙北环杭州湾港口为两翼的一主两翼格局正在浙江旖旎的海岸线上破茧而出。
  港口竞争不光在海上,更在陆上。浙江处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具有通江达海的天然条件,天然禀赋使浙江有了陆海联动、江海联运的区位优势。立足优势,谋势而动,浙江正积极谋划“通江达海”的战略文章。
  面向深蓝,“让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出海口”的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十二五”以来,随着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开发工程的开建,杭甬运河的全线贯通,浙江大力实施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9769公里,其中四级以上航道1451公里,内河港口拥有500吨级以上泊位835个;2016年完成内河货物吞吐量2.6亿吨。
  2015年10月,浙江省海河港口联盟成立,内河集装箱港口“抱团作战”,推进内河港口与沿海港口融合发展。2016年新建、改建航道护岸21公里,疏浚土方150万立方米,完成一类维护航道1400公里,二类1800公里,保障骨干航道年通航保证率达98%以上;航道护岸、绿化、标识标牌完好率达95%以上。
  四通八达的“海上高速”和“通江达海”的航道体系,铺开了遍及全球的宁波大宗商品交易网络,也使得众多信息流和资金流纷纷在此汇集。
  2016年4月,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规划建设方案获批,该中心建设将以宁波舟山港为依托,打造国际一流的江海联运综合枢纽港、航运服务基地和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加工交易基地。
  依据规划,在未来,海洋经济交通走廊的建设将依托宁波舟山港构建起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同时以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为核心对接“一带一路”愿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
  与此同时,随着海铁联运方兴未艾,金台铁路、甬金铁路以及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开始建设或规划。比如,宁波舟山港国际物流公司就将与义乌陆港集团携手建立公共开放平台,进一步发挥“无水港”的作用。
  “无水港就是把海港的部分功能延伸至陆地,在内陆地区建立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可为货主、船公司等提供海铁联运及其配套的箱管、内陆‘最后一公里’公路运输等服务。”义乌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琪说。
  从“单兵作战”到聚沙成塔,从壁垒横亘到“贯通江海”……浙江正构筑起“通江达海”、集约高效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进一步把更为广袤的内陆腹地和沿海港口紧紧联系在一起。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剑彪表示,要统筹内陆与沿海协同发展,构筑港口经济圈,打造世界一流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引领浙江由“内陆经济”走向“海洋经济”。
  厚植蓝色沃土深耕高端航运服务体系
  如今,宁波舟山港如同繁忙的海上交通枢纽,万吨巨轮慢慢靠岸,标准集装箱头尾相连……成千上万的货物被马不停蹄地运往世界各地,汇聚成一股股人流、物流和信息流。
  从南到北的临港城市,新的产业在不断集聚,一个个临港开发区在崛起,港口保税区不断壮大,产业布局日趋完善。一座座码头,一排排吊机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成为一座座城市兴旺发达的重要引擎。
  面朝大海,心潮澎湃;面朝大海,扬帆启航。
  集装箱是宁波舟山港运输生产的主要货种,其装卸的箱内货物吨位数约占总吞吐量四分之一。2016年年初以来,受国际贸易持续低迷影响,各大班轮公司频繁整合航线,韩进海运等船公司相继破产,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数出现下滑,本地外贸进口重箱吞吐量下降了近2%。
  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江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通过集聚效应,把日本、韩国、南美、美国西岸的航线,吸引到宁波,起到枢纽港作用。去年通过宁波舟山港出去,到世界各个地区的箱子,增幅已达到30%以上,为周边企业提供了便利。
  据悉,2016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居全球前六大集装箱港口首位。据最新消息,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在1月4日发布2016年度主要生产数据提示性公告中称,2016年度全港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0%。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宁波舟山港新开8条东南亚航线,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箱量占外贸总箱量约六成。新开3条海铁联运班列,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海铁联运全年增幅有望达到40%。
  依托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沿着开放发达的海洋经济交通走廊,浙江正实现更高层次国际合作,“海洋生产力”亦随之喷薄而出。
  在舟山岙山岛附近的海面上,一艘十余万吨的希腊籍油轮正随着港务拖轮的牵引缓缓靠向泊位……这里的千万吨级大港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储备基地之一。
  依靠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目前,舟山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铁矿砂中转基地、全国最大的商用石油中转基地、全国重要的粮油中转基地等。在新区港口版图上,金属矿石、油、煤、粮、集装箱等大型沿海专业化码头阵形井然、遥相呼应。
  而将目光投至不远处,在宁波绵延的海岸线上,宁波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进出口贸易平台、现代物流业平台也纷纷“拔地而起”。
  “我们已经设置了专门的国际业务部,将为全球提供大宗商品现货贸易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形成大宗商品交易的‘国际价格’。”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总经理朱金祥告诉记者。
  依托纵横交错的海洋交通走廊,这片正在深耕的“蓝色沃土”收获了发展的巨大活力。据浙江省统计局消息,2015年,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浙江省GDP比重为14.4%,比9.6%的全国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高出4.8个百分点。
  放眼浙江,互联、互通、共享的海洋经济交通走廊正在东海之滨迤逦铺开,浙江“经略海洋”的实践也行之愈深,迈向深蓝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