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设人勇为改革开放前沿排头兵系列报道(一)

05.09.2018  18:26

  回顾32年的建设历程,我省建设系统与世界银行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绍兴古城保护项目被财政部和世界银行列入中国首批9大经典案例之一,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被世界银行评为“高度满意”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副行长奖”。为此,省委书记车俊批示:“应通报表扬,世行贷款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获高度满意实属不易。”省长袁家军批示:“可喜可贺,再接再厉。”
  自1986年浙江省建设系统与世界银行开展合作以来,32年间,已利用世行贷款近5亿美元,完成浙江多城市开发、城建环保和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3个项目,启动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总投资约73亿元;先后建成了杭州市九溪水厂、宁波市百丈路改造、宁波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慈城古镇保护与再开发、绍兴市古城保护、建德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游埠古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和古城保护项目。

   上下联动,凝心聚力,确保实施高效化
  我省建设系统世行贷款项目,始终得到省委、省政府,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省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历任省领导靠前指挥、多次到项目一线协调部署;项目实施地历届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始终保持力度不减、工作不断、标准不降、队伍不散。
  在世行贷款项目推进过程中,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厅、环保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审计厅、物价局等省级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有效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齐心协力抓工程的良好格局,确保了世行贷款项目的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建设、高品质交付。
   全面谋划,动态监控,确保管理科学化
  将世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引入项目建设全过程,全面实现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控制。以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例,省建设厅从2007年起就对钱塘江流域范围内的市县进行了全面调研,完成了《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专题研究》。项目自2008年7月开始前期准备,至2011年5月世行执董会批准,历时22个月,科学编制了移民安置框架、环境管理计划、运维管理计划等指导性文件,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营,使100万居民从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服务中受益。
  全面对接世行管理体系,遵照世界银行完善、成熟的项目管理规则,严格履行招标采购、施工管理、移民安置、财务支付、绩效监测等各类制度标准,做到了管理有法、施策有据、监督有力。世行项目执行内、外部监测体系,每年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出具移民行动计划和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情况报告,同时世界银行每6个月还进行实地督查,不仅全面控制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还着重监测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切实做到项目管理动态化,安保监督常态化。
   从严把控,追求卓越,确保质量精品化
  世行项目建设中,始终注重把好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和培训指导等环节,全力打造工程质量精品。在规划设计环节,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和影响因子,精准编制了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等典型设计范例,建立了技术管控、环境监测、运维管理等制度标准,制定了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实施方案。如在城建环保项目中引入综合污染控制战略,制定污染类型数据库来源、工业污染监测计划、水源涵养计划、流域污染控制计划等全方位污染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综合污染控制。
  在项目管理环节,严格遵循国内外施工标准,切实履行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职责,推动项目高水平实施、高质量完成。在杭州九溪水厂建设中,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处理工艺和自控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就参与了设备的安装、调试,创新管理模式,保证工程质量。在培训指导环节,积极开展规划设计、项目管理、招标采购、财务预测、环境影响等各类培训课程,取得了工程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双提升。如通过专业培训、一线指导,温州新西山水厂工程在设备安装后的20多天就实现了全自动化运行。
   以人为本、强化保障,确保效益最大化
  “人是发展的中心,发展是为了所有的人”。世行项目推进至今,已有超过900万群众受益,减少了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有效提升了人居生活品质。工作中始终贯穿了最优的建设理念。
  一是方案比选最优。通过合理选定最优设计模型、全面深化财务分析指引、提前做好资金使用预测,确保方案最优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如在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最初设想是于桐庐县江南镇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经过方案比选和成本效益分析,改为利用现有桐庐县污水处理厂,通过建设污水输送管网实现同等处理效应。
  二是资金效率最高。在规范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金使用政策,积极争取追溯性贷款,支持项目提前实施。正是得益于追溯性贷款政策,诸暨市青山水厂、金华市婺城区汤溪水厂、兰溪市游埠镇污水处理厂、磐安县尖山污水处理厂等4个子项目在追溯贷款政策生效后即开始工程建设,贷款正式生效后1年内均已建成投产,大大缓解了当地资金压力,减少了资金成本,提高了建设效率。
  三是安全保障最全。严格执行世界银行的环境评价、自然栖息地、物质文化遗产、非自愿移民等各项安全保障政策,充分保障城镇居民、当地农民、畜牧生产者等利益相关方权益,妥善解决房屋拆迁和居民安置问题。如在绍兴古城保护项目推进过程中,共涉及157户居民和25家企事业单位拆迁,短期影响人口为2.648万人。项目通过资金筹措政策、人口疏散政策、房屋腾空政策等,合理采用世行移民安保政策,有效解决了移民安置问题,确保了民生和稳定。
   立足长远、创新机制,确保项目可持续化
  可持续的项目才是成功的项目。多年来,世行项目推进中,探索和建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根据不同项目实施机构、财务预测和成本回收等情况,分别为供水、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置项目建立了不同运营模式。如建德渗滤液处理厂通过“工程、采购、施工”的EPC模式运营管理;衢江、游埠、尖山污水厂均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专业企业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运营和维护。
  在供水设施运营方面,积极推动金华、诸暨等地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使金华市婺城区汤溪水厂、诸暨市青山水厂所收水费完全覆盖运维成本。污水设施运营方面,针对桐庐县江南镇和兰溪市游埠镇尚未征收污水处理费的现状,积极引导和督促小城镇建立和出台收费制度,提高污水处理收费占运行成本的比率。
  将绍兴古城基础设施改善与城市遗产保护、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留存了街区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整体性和生活的真实性,保持了历史街区独特的文化、精神和风貌,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开创了名城保护的“绍兴模式”。在2007年5月31日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绍兴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同时,还探索出了环境污染控制新机制。在浙江多城市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运行了环境污染控制基金, 资助包括新昌炼油厂工程、临安钢丝厂工程和仙都啤酒厂工程在内的中小型工业企业,针对点源和面源污染进行企业减排、综合控制。
  2018年7月31日,世行贷款浙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正式启动,全力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的新典范、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地。这标志着我省建设系统与世界银行进一步深化合作、合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全面进入到了新阶段。

  展望未来,随着世行贷款浙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深入实施、全面推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贷款嵊州市供排水项目即将启动,我省建设系统利用外资的步伐必将不断加快、引智引资投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必将不断加大,必将为我省建设更多的生态环保工程、质量精品工程、民生福祉工程,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大地进一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选自《浙江建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