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强化网络思政教育

09.01.2017  15:36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杭州12月11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马悦 通讯员王汝菲)最近,微信公众号“青春浙商大”的一则推送引来师生关注——“做志愿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学生自发对网上声音“做志愿者浪费时间”的一次回应,也是学长、学姐对大一新生的一次召唤。

  简短的文字有力地诠释了做志愿者的意义,配以学生自创的漫画,生动地讲述了“红马甲”的故事。这条微信被同学们大量转发,大家纷纷留言:“志愿者的经历使我明白付出的快乐”“做志愿者,让我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网上正能量传播,是浙江工商大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育人平台的一个缩影。在校园里,每个学院都开设了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经过学校官方认证并运营良好的微博、微信平台就超过60个,还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建立的新媒体平台190多个。

  如何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军说:“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学校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用时下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给传统的思政教育阵地增添新意和活力。另一方面,与师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统一入驻新媒体平台,建成校务大厅、教务查询等网络服务平台,使教书育人、管理服务在网上网下无缝对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思政教育大格局。

  每天,负责运营“青春浙商大”微信号的同学们都会推送一组信息,既有大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又有学校里的热点大事件,还有校园生活服务。

  善于讲述学生的身边事,让这些新媒体平台成为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桥梁。近段时间以来,公共管理学院的“浙商大公管新汇”微信公众号,一直稳居学校“新媒体风云榜”榜首。负责运营的学生吴胜先说,去年,学校后勤部门将学生寝室的热水器改为空气源热水系统,不少学生对此产生了误解。“浙商大公管新汇”的成员们主动出击,采访了后勤和学生处老师,替大家问个明白,最后列出数据、算经济账,彻底消除了大家的顾虑。

  除了讲述身边事,新媒体也成了学校理论宣传和学习教育的平台。“商大微理论”微信公众号里,既有宣传教育、理论学习的功能,也可以进行时政竞赛、师生互动,已经成了学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网上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