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四化融合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13.07.2015  17:56

浙江大学大力促进就业指导的主体化、辅导课程的专业化、生涯活动的社团化、资源拓展的精细化“四化”融合,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突出院系就业指导的主体化作用。指导院系成立学生职业发展中心,结合学科特点连续15年举办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活动月”系列活动。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地,每年面向新生举办生涯规划启蒙讲座10余场;指导新生借助职业测评系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并加大个体咨询预约辅导工作力度,新生对职业测评参与率超过50%。组织讲师定期举办10余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工作坊,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业与职业规划需求;实施校友职业导师计划,聘请优秀校友和职场人士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

提高生涯辅导课程的专业化水平。面向本科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通识选修课,面向研究生开设了《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KAB创业基础》公共素质选修课。建立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专业化制度,每年提供15万元专项经费支持任课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和交流学习活动,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学习需求。定期举办课程教学研讨会,建立新老任课教师听课和传帮带制度,通过梯度培养充实教学师资。

支持生涯发展活动的社团化运作。自2003年指导学生创办第一个就业社团开始,已陆续指导优秀学生成立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成长互助训练营、KAB创业俱乐部、企业俱乐部联合会、管理咨询协会和海外升学就业协会等6个学生社团,指导并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涯辅导服务品牌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以这些社团为主承办的生涯辅导系列活动每年达到120余场,参与学生达18000余人次;每年定期开展的“名企之路”“职场精英训练营”等品牌活动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学生践行自我指导、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强大平台,成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力量的有益补充。

注重实习就业资源的精细化拓展。大力开拓和加强与国防军工、大型央企、国企、重要民营企业的交流合作,每年暑期组织1200余名专业对口的学生分批分线到学校重点引导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参观走访及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与企业的互认和了解。采取加强面试培训等多种措施,助力毕业班学生参加中央机关、地方政府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抓住各类会议、论坛和交流活动的机会,邀请更多高层次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或实习生。从去年9月至今,来校招聘2015届毕业生的单位已有2200余家,招聘实习生的有2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