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标总量第二境外商标第一

26.05.2015  13:17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2014年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浙江商标品牌建设成绩斐然。2014年全省新申请注册19.7万件,获准注册商标13.4万件,总量达96.5万件,位列全国第二(居广东之后)。新增境外注册商标5948件,境外注册总量达6.6万件,位列全国第一,其中马德里体系商标国际注册达4451件。新增驰名商标42件,总量达498件,居全国第四位。

 

浙江工商部门立足浙江优沃的商标品牌发展土壤,通过政策加力、载体给力、机制补力,力力叠加扎实打牢商标品牌建设桩基。

政策保障品牌建设高定位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位引领,以新《商标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商标品牌工作在政府工作层面的战略地位,由省政府及时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意见》,保障了浙江商标品牌培育建设的高起步、高标准、高定位。工商部门根据意见精神,配套出台品牌指导站提升发展、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系列细化实施意见,明确品牌培育的重点方向、领域、行业和对象,深入推进“三名”工程。

品牌梯次建设带动“品牌富农

浙江工商部门注重把品牌培育触角延伸至基层,加大专业人员、运作场地、保障经费的投入强度,全面铺开各级品牌指导站、培育库、资源池的立体网状布局,健全地方三级培育体系。指导加强各市品牌梯次建设,切实发挥全省551家品牌指导站和108家品牌基地的区域带动作用,注重调动拥有特色产业的县市在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方面的培育热情,强化“品牌富农”效用。

激发“星火”扩面效应

浙江工商部门积极对接公牛集团等“三名工程”培育试点企业,借助省社科院的专家力量,深入全省杭州、绍兴、湖州等地,通过调研走访、签订责任书、座谈问需、部署专项行动等一系列连环招式,探索形成驱动企业育牌创牌的触发机制。湖州市部署开展消除规模以上无牌企业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截至今年3月底共发放《申请注册商标行政建议书》1258份,推动规模以上企业申请注册商标548件,规上企业注册商标拥有率从2014年初的48.9%上升到目前的69.7%。

 

浙江在商标品牌运作中坚持以最大化释放品牌价值,激发品牌综合效用为出发点,从形象打造、升值保值、提升发展方面充分做好运用文章。

放大视野,打造国际品牌

加强品牌国际化建设,激发外向型企业争创国际品牌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外向型产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邀请权威知名专家在省内巡回开展马德里注册商标主题演讲,不断灌输浙企品牌接轨国际的前瞻意识;统计显示,自浙江启动商标品牌国际化战略以来,全省境外商标注册量已从2006年的不到1万件猛增至2014年的6.6万件,累计注册量更是跃居全国首位,成为商标使用领域的一大亮点。

商标抵押,拓宽融资渠道

着重面向驰名商标企业、著名商标企业、创新型企业、纳入省小微企业成长三年计划的企业,以及从事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重点产业的企业,联合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商标质押百亿融资行动”,进一步促进商标从“知本”向“资本”转化,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如湖州乌毡帽酒业有限公司以商标权质押的方式获得了当地银行1500万元的贷款支持,项目得以顺利投产运营,仅湖州一市已有7家企业通过商标质押渠道获得贷款金额2.16亿元,杠杆撬动效应逐步显现。

科学管理,完善评价体系

积极构建浙江省名品(商标)创建水平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设置计分方法,合理排布指标体系,通过综合权重考察,加强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名品(商标)创建水平”实绩进行考核,引导提升各地商标品牌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率。各地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名品”发展培育的举措持续加强,指导与服务品牌建设的抓手持续丰富。2014年,全省“名品(商标)创建水平”达到104.89分,同比增长3%。

力推双打围剿侵权违法

浙江以“双打”行动为契机,不断深化各领域商标品牌保护专项行动,聚焦不同市场、锁定重点品牌,着力遏制区域性、行业性制假售假行为的滋生和抬头。2012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9万件,案值3.7亿元,其中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14起共计327人次,各类案件数据位列全国第一。经过三年集中整治,全省商标违法案件数、罚没款数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全省市场竞争秩序更趋平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