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体育的成绩单和计划书:新机遇 新发展

27.01.2016  10:47

  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而在“十二五”期间,浙江的体育事业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在已经迈入的2016年,浙江的体育工作方向又是什么?1月28日-29日,2016年浙江省体育局长工作会议将在杭州召开,先来看看浙江体育事业的“成绩单”和“计划书”吧——

十二五”成绩单

  公共体育设施100%向社会开放 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跃居全国第二
  出门15分钟,就能找到锻炼身体的地方,这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近年来,浙江省各地坚持为群众提供就近、方便、安全的体育场地设施为己任,加快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利用效率。去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将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发布了《关于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通知》。到去年底,全省公共体育设施、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100%。与此同时,全省所有社区、行政村都建有体育健身场和健身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平方米。
  效果显而易见。经抽样调查,去年浙江省有35.8%的人在参加日常锻炼。“这些年,老百姓的健身意识提高非常快”,浙江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0.4%,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跃居全国第二,也由此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
   继续保持届届奥运有金牌的殊荣 成功申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
  五年间,浙江共获得世界冠军64个、亚洲冠军65个和全国冠军459个,荣获“全国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单位”。2012年,游泳运动员孙杨、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的突出表现,展示出浙江良好的竞技水平和风采,也延续了浙江自1984年以来“届届奥运有金牌”的殊荣,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省份之一。
  良好的竞技体育水平也为浙江争取了更多亮相与展示的机会。继成功申办2018年杭州短池世界游泳锦标赛后,2022亚运会举办权也花落杭州,“这是一方让浙江出彩的大舞台。”浙江省体育局局长孙光明由衷表示。
   体育产业总产出增长53.1%  “体育+资本”布局加速
  “十二五”期间,浙江基本形成集体育健身、运动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体育培训、体育传媒、体育中介服务等为一体的体育产业体系,2010年至2014年,浙江省2014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由789.9亿元增加到1209.1亿元,增长53.1%。目前,全省拥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3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纯体育产业A股上市公司三家,均居全国前列。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社会资本投资、参与体育积极性高涨。以莱茵体育、阿里体育为代表的“体育+资本”布局加速,体育资本市场更加活跃。除此,“体育+旅游”、“体育+文创”以及体育用品制造业等迅速崛起或快速增长,初步形成融合发展、良性发展的格局,尤其在经济转型升级、经济新增长点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5年,浙江还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为浙江体育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十三五”计划书

  力争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
  在正在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利用,实施全民健身工程”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从省体育局获悉,2016年起将实施全民健身“四提升四覆盖”工程,即:提升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建设水平,实现“15分钟健身圈”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提升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水平,实现乡镇(街道)“1+5”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全覆盖;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水平,实现常态化健身活动全覆盖;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实现行政村(社区)各健身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乡镇(街道)体质测试网点全覆盖。
  浙江将以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为总目标,基本建成“全覆盖、高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全省总人口的38%以上。
   以奥运全运争金夺牌为核心 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即将出台
  离2016年里约奥运不到200天,扎实做好2016里约奥运会的备战工作是今年浙江的体育工作重点。为保持届届奥运有金牌,孙光明要求,“以‘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志气、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气、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霸气,破釜沉舟,竭尽全力,顽强拼搏、争取胜利,坚决打好打胜奥运会和全运会之仗”。
  另外,浙江还将制定出台《浙江省关于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同时打造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认真抓好校园足球建设,广泛开展校园足球四级联赛,高度重视职业足球,积极扶持绿城足球、浙江莱茵女足、浙江毅腾足球俱乐部建设,努力打造全省青训体系队伍。
   大力培育体育特色小镇 全面启动亚运会筹备工作
  对浙江而言,2016年是体育产业的“提升年”和“落实年”,浙江将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的相关意见,并借助浙江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推动开发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体育生活云平台”及体育电商交易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体育商贸新模式。
  浙江明确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6%。
  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是浙江的创新。今后将继续加大力度培育创建一批体育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体育特色小镇,逐步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体育特色小镇体系。
距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还有6年的时间,任务繁重、事情繁杂、千头万绪。孙光明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应及早启动,扎实抓好亚运会筹备工作,兑现办一届成功、精彩、圆满的亚运盛会的庄严承诺。

浙江各地共谋体育“十三五

  “十三五”浙江体育事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新周期的新挑战,全省体育系统各路掌门为浙江体育事业发展宏图建言献策。针对各自重点工作,未来的发展方略也已初见端倪。
   浙江省足协:精心做好顶层设计,有序推进足球改革
  2015年是中国足球深化改革的元年,足球运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足球协会和地方各级足球协会的改革则是热点中的焦点。
  “十三五”期间,浙江将在足球场地建设、培养和引进足球师资力量、积极筹建男女足球青少年训练中心暨足球学校等方面全面推进足改工作;今年起,通过精心专业运作、充分挖掘商业潜力,将浙超联赛打造成全省水平最高、影响最大、参与度最广的11人制足球比赛,成为浙江足球品牌赛事;杭州绿城、浙江毅腾两支职业足球俱乐部也将起到带动全省足球氛围,助推浙江足球改革发展的先锋作用。
   杭州:抓住筹办亚运机遇,助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自2015年9月16日,杭州市成功获得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举办权后,杭州全城乃至全省都掀起了全民喜迎亚运的热潮。同时,省市体育局在开展场馆摸底调研、组织学习考察、做好组委会组建的有关基础工作以及抓紧奥体中心等场馆建设等方面也正积极有序进行中。
  在2015年省市各种会议上,提出杭州在“十三五”期间有四件大事,其中明确指出举办2022年亚运会不仅是杭州发展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更是中央对杭州的信任。杭州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素质、加快经济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
   温州:发挥民间资本引导作用,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
    2015年7月,温州被列为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在温州市开展全国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试点工作的申报函。此后,温州市体育局一直着重从政策引导、职能转移、体育社团组织助力等三个方面,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市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超过10亿元。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的体操、散打、游泳等项目训练基地已达15个。2012年至2015年,体育社团的数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市级体育社团达到61个,注册会员6万多人。通过中国社会组织5A等级评估的11个、4A等级评估的10个,被评为省级先进体育社团10个,每年举办温州市体育社团活动月及各类比赛活动超过600多场次,并形成了一批品牌赛事,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推进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湖州:做好“三边工程”,丰富全民健身“快乐阵地
  近年来,湖州市体育部门以不断完善“民意导向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按照“三边”工程要求,建好基层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通过有效引导和组织,把这些健身场地真正建成了人气旺、活动多、参与广的全民健身“快乐阵地”。
  去年,湖州市将全民健身公益大培训列入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体育部门在177个基层体育场地上,共组织培训了83889人次,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为了进一步用好基层体育设施,带动全民健身,去年的湖州市运会大众体育部和市民运动会的不少项目,都直接放到社区和村里的体育场地设施上举办,当地群众热情参与,充分展示了全民健身“快乐阵地”的魅力。
   衢州:推广智力运动,弘扬体育文化
  衢州因围棋而得名,因围棋而扬名。成功获得2019年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承办权后,衢州将利用这个重要契机,围绕“烂柯仙地资源传承,城市体育文化建设,棋牌文化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推动衢州体育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为我省实施“八八战略”,打造“两美”浙江贡献力量。
  为了更好地利用智运会契机,衢州市将文化兴棋明确纳入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纳入各县市区体育部门考核。同时,重点推进一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承办好烂柯杯等等系列赛事,加强和国家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和省非奥项目运动管理中心的对接工作,为智运会锻炼队伍,营造氛围,积累经验。向世界展示浙江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棋牌文化,打出浙江棋牌运动品牌。

数说2015

  群众体育“提升年
  ●全省11个地市95个生态运动比赛开展了451场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直接参与生态运动会各项活动的群众达13余万人次。
  ●全省全年举办131场马拉松,参与人数近百万人。
  ●组织开展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省幼儿体育大会、全省公务员体能大赛、首届体育系统生态运动会等各类赛事342项。
  ●第二届海洋运动会,设置了沙滩、海上和滩涂三大类22个大项89个小项,全省11个地市、10个沿海县区、1个行业体协共22个代表团,近6000人次参赛。
  ●44家省级体育协会入驻省黄龙体育中心的“孵化基地”集中办公,体育社团社会化实体化改革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
  ●新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264人。
  ●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第三届全国智运会获得4金2银5铜。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5.8%(含在校学生)
  ●全省国民体质“合格率”为90.4%,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二。
  ●全省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到100%,全省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向社会开放率达到100%。
   竞技体育“攻坚年
  ●全年共获得世界冠军10个、亚洲冠军8个、全国冠军67个,列各省(区、市)第一。
  ●共举办全国及以上比赛75项。
   体育产业“突破年
  ●全省体彩销量达到108.84亿元,增幅达1.56%,在全国前四名的省份中唯一一个保持正增长。
  ●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共有68家企业参展,5万人次参加博览会,招商引资签约2.3亿元。
  ●全年有60个体育产业项目和企业获得11.09亿元的授信扶持;共有76个项目进入体育产业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库,带动社会各界资本投入24.16亿元。
  ●获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2个,获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个。
  ●2014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1209亿元,创造增加值355亿元,占GDP比重为0.88%,其中服务业占比达30.1%。

台州市体育社团组织参加“9.22 绿色出行”活动
  9月22日是“无车日”,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台州市开展2017年“9.省体育局
省部共建国家队 浙江凭啥“包游”
  9月24日上午,浙江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在杭州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