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五亿元民间资本助推体育场馆热

13.04.2016  11:58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等要求。
        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整体发展环境趋好,体育产业成为社会资本眼中的“富矿”。作为产业发展重要载体的体育场馆自然成为必争之地,众多民营企业尝试介入体育场馆运营。记者从省体育局获悉,2014年以来,我省至少已有超过五亿元民营资本介入体育场馆的开发与经营。其中不少民资充分利用“三改一拆”后腾挪出的土地空间,建设体育场馆,缓解日益显现的健身场地不足难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都愿意选择更为健康的休闲方式,而体育运动无疑是最好的消遣。面对商机,我省杭州、宁波、温州、衢州等地,民资进军体育场馆相当活跃。对这些地方的中心城区来说,要新增土地来规划建设健身场地难度较大,因此城市边角地带,特别是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后腾出的部分空地、闲置的厂房仓库以及立交桥、高架桥下的闲置土地,成了改造为体育场地的香饽饽。
      在杭州,利用上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已开设三年的雪狼体育运动中心,是由几位投资人合股筹资千万元打造的惠民体育馆,如今生意蒸蒸日上;在宁波宁海,私营业主小陈投入500多万将一个废弃的工厂改造成集游泳、乒乓、瑜伽等多种项目于一体的大型全民健身会所;在温州瓯海,3.93万平方米拆后闲置地被盘活,引入民资建设体育场馆,使得全区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达到1.79平方米,超过国家人均水平。
      在宁波余姚,28岁余姚小伙子姚梦晖和朋友一起租下了一处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闲置旧厂房,将它改建成了一个综合体育馆。2014年底,旧厂房改建完工,被命名为“创优体育中心”。室内场地包括:两片标准篮球场、一片40米×20米的室内足球场,一片羽毛球场和一个综合训练房。场地设施都按专业标准建设。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场馆已有了较为稳定的客源,盈利能力也有了提升。
衢州江山的蓝堡健身游泳会所是当地较大的综合性健身会所,这家面积近3000平的健身会所,利用了当地的闲置用地,会所涵盖了游泳、瑜伽、自行车、健美操等多种健身项目。该会所负责人董浩介绍说,会所内有标准的50米游泳池,水质清澈,环境优雅,每天都会有上百名游泳爱好者来此健身。目前该会所的游泳馆正在翻修,“我们希望进一步改进硬件设施,更好服务广大运动爱好者。”董浩说。
      我省体育界相关专家表示,从政府全额投资兴建体育场馆到差额拨款建设,再到现在民营资本介入场馆建设、运营,顺应了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建议今后还可将一些成熟的国有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交给专业化程度更高、管理水平更高的管理团队运营,充分利用场馆的资源,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求。
台州市体育社团组织参加“9.22 绿色出行”活动
  9月22日是“无车日”,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台州市开展2017年“9.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