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片《路边野餐》在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再获大奖

02.12.2015  08:44

日前,2015浙江温岭精品文化演出“望大戏”之首场演出——由杭州越剧院演出的经典越剧《红楼梦》在温岭影视城成功上演,三位梅花奖得主郑国凤、李敏、谢群英分别饰演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

    第37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于北京时间12月1日凌晨揭晓,浙产片《路边野餐》获最高荣誉“金气球”大奖,青年导演毕赣成为继侯孝贤之后30年来首次获得该奖的华语电影人。这也是该片继金马奖、罗迦诺国际电影节一路高歌后,摘得的第6座奖杯。而就在11月30日举行的西溪影人会上,《路边野餐》制片人单佐龙和浙江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互道恭喜,后者由电视剧初涉电影,即在今年的金马奖上收获两项大奖。

    一部影视作品,是一封写给观众的情书,可以送来简单的快乐,也可以创造思索的愉悦。近年来,浙江影视产业质量明显提升,类型多元多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电影年产量达到30部以上,电视剧和动画片稳定在3000集、10000分钟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一支笔,可以变幻出千百种文艺样式——有些作品是“”出来的,有些是用脚步丈量、用心细琢甚至用生命“”出来的。一张徐徐展开的瑰丽画卷上,浙江文化的大手笔跃然纸上:文化精品层出不穷,公共文化惠及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双飞……一起见证了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的波澜壮阔。远看,其风采、风格、风骨一脉相承;近观,丰厚润泽,粒粒精致;时常想起,令人心头“一跳一热”。

    这一切,无不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浙江丰厚的文化基因、浙江现代文化发展的长足优势。从“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实施,到“文化强省”、“两美”浙江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坚守文艺阵地,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中央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后,省委迅速行动,制定了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当代文学提升工程、美术书法精品工程等文艺繁荣发展“六大工程”。持续加大文化投入,建成浙江音乐学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4年12月19日,省委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举行,在浙江文艺史册上留下了充满温情和热力的一页。与会代表中既有德艺双馨的老作家、老艺术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文坛新秀、艺苑新苗,更多的是当下浙江文学、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等文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

    作为与会者,深感亲切、光荣之余,也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要说——既有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也有对浙江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热望与建议。亲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就如何推进浙江视觉艺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归纳出3个方面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核心项目。

    此时,许江与中国美院国画系、油画系的近20位骨干教师刚刚接受了由中国文联、全国总工会、中国关工委布置的重要任务——以新中国60位劳模为原型,创作一件名为“时代领跑者”的“巨作”。说是“一件”,其实由3幅油画、两幅国画组成,总长近50米,几乎与真人同比等高,无论规模还是体量都堪称“史无前例”。

    2015年五一前夕,“时代领跑者”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重重屏风层峦叠嶂,既是“群英谱”,更是“英雄图”。人民立心,精神铸魂,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这是时代的号角,也是艺者的心声。

    在浙江,“最美”是一个流行词。要追溯这令人称羡的“浙江现象”,一定绕不开流溢在良渚玉器上,闪烁在鲁迅诗文里,亦如钱塘江水激波扬涛的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精神气度和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价值品格。

    在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指引下,文艺紧紧围绕浙江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讲述浙江故事,书写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最近两届的全国“五个一工程”评选,我省累积有19部作品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获奖数量名列全国前茅;连续获得组织工作奖,突显出浙江文艺精品创作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从一支以伴奏为主的管弦乐队起步,到跻身国内省级优秀交响乐团行列乃至登上重要国事访问演出的舞台,浙江交响乐团仅仅用了5年。如今,他们每年演出达100多场,观众购票率和上座率平均为95%以上。“舞在剧中,人在戏里,戏在理中”,随着舞台上那扇古色悠然的大宅门一次次开启闭合,由宁波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十里红妆》,一路“”进了上海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香港文化中心,“”进了美、德、法、澳等国的著名大剧院。

    这些“传奇”和“奇迹”的背后,除了文艺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和精品意识,不能忽视改革的助推——也曾迷茫,也曾阵痛,但经历精彩转身之后,风景“”里独好。作为2003年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浙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地区。以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做强国有、扶优民营”,浙江文化事业一路高歌,文艺创作进一步激发动力、焕发活力。

    连日来,你的朋友圈或许被一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古装剧——《芈月传》刷了屏,它改编自蒋胜男的同名小说;你也一定听说过人气十余年不衰的《盗墓笔记》,它的作者是南派三叔;还有那部拿奖到手软连美国视频网站也跟着改编的《甄嬛传》,它的作者是流潋紫。但你不一定知道的是,他们来自同一个群体——浙江网络作家群。

    近几年,文艺浙军新生辈出,德艺双馨。“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不同艺术领域,“新松”、“新荷”、“新峰”、“新光”、“新工”等青年人才系列工程接连启动,硕果累累;“文变染乎世情”,紧跟时代发展,率先成立省市县三级网络作家协会、组建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等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获得全国瞩目,浙江已成为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的人才聚集地。

    让文艺之美闪耀浙江大地——大幕开启,好“”在后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吴孟婕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