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浔区打好“组合拳”念好“三字经”全力打造工业4.0升级版

02.06.2015  11:51

  近年来,南浔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使出“连环招”,打好“组合拳”,念好“快、强、精”三字经,全力以赴抓项目、育企业、促转型,打造工业经济4.0升级版。今年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财政总收入8.62亿元、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3亿元、增长19.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45亿元、增长18.5%,规上工业增加值24.77亿元、增长7.2%;进出口总额3.09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增幅均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二。

  一、念好“快”字经,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一是在谈项目抓落笔签约。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积极“走出去”,各镇(开发区)主要领导确保“二分之一”的时间抓招商引资工作,全力引进一批关联性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大好高”项目。大力实施“浙商回归、浔商回家”工程,努力“请进来”,今年正月初二召开了回乡浔商新春座谈会,巧打情感牌,积极动员浙(浔)商回乡投资创业,反哺家乡建设。同时,画好“产业图”、“招商图”,聚焦“3+3”产业和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即重大在谈项目一周一跟踪、签约项目一月一通报、招商实绩一月一考核、重大项目一季一签约),切实提高在谈项目的签约成功率。在今年一季度“浙(浔)商之春”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成功签约“大好高”项目10个,总投资40.5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

  二是签约项目抓落地开工。通过优化项目审批、项目集中开工等举措,千方百计确保新引进项目留得住、快落地。实施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全面推广并联审批制、全程代理服务制等,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办事速度,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审批效率提高20%以上,切实减少了“鞋跟上的成本”。开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工业重点项目“24天”快速审批机制,打造项目审批的“南浔速度”。截至目前,共有39个项目通过“24天”快速审批。今年1-4月,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16个,开工率达50%。

  三是开工项目抓落成投产。建立完善运转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链”,当好服务项目推进的“店小二”,确保项目建设“零障碍”推进。深入实施“6+X”项目协调制度,发改、住建、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国土、规划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定期召开现场会、专题会,采取“一项一策”、“一事一议”等措施,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重点项目尽快建成达产。如奥力迅电梯部件项目,从去年10月开工到今年2月试生产仅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其中,从设备进场到完成调试,仅用了20天,创造了项目建设新的“南浔速度”。

  二、念好“强”字经,实现企业培育四级跳

  一是“成长计划”培育领军企业。制定实施《南浔区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按照“有保有压、有鼓有限、有增有减”的要求,大力构建小微企业创业、培育、成长、升级的梯次发展格局,充分释放和激发小微企业活力,通过三年时间,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开辟“转型升级一站通”绿色通道,重点引导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小微企业成长为“规上”、“限上”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个转企”1205家、“小升规”75家。加强科技对接,实施创新型小微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大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11家。

  二是“分类管理”培育亩产英雄。制定工业企业绩效综合分类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机制,以亩均用地税收、亩均用地增加值、单位用电增加值、单位用电税收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5项指标作为基本评价标准,并增加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下调类参考指标,对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排名排序,建立全区企业资源产出绩效档案。坚持“保高效、限高耗”的原则,建立企业资源产出绩效与电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金融信贷支持、激励奖惩相挂钩的联动机制,实行“有保有压”差别化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向优秀企业倾斜。目前,全区“3+3”产业亩均工业增加值达71.68万元、亩均税收11.2万元,其中,“亩产冠军”巨人通力的亩均工业增加值达904.77万元、亩均税收达212.04万元。

  三是“私人订制”培育新象新牛。制定出台《南浔区“新象新牛”大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建立“一对一”精准对接服务制度,落实“一家企业、一位区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培育计划”的“四个一”机制,为企业提供“私人订制”式的个性化服务。目前,已有26家企业列入区“新象新牛”企业培育库,其中9家入选市“金象金牛”企业培育库,数量居全市第一。力争经过三年培育,到2016年,全区培育6家“新象”大企业、10家“新牛”大企业和15家“新象新牛”后备企业。

  四是“梯度推进”培育上市企业。按照“三个一批”的思路,梯度推进、滚动培育,逐步形成企业上市的“南浔板块”。储备培育一批,重点选择一批产业方向明、科技含量高、资产质量优、发展前景好、上市积极性高的企业,充实优化挂牌上市后备培育库。目前,已有40家企业入库培育。后备改制一批,瞄准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四大资本市场板块,加强分类指导,推进企业上市股改工作。目前,正积极推进凯创铸造等8家企业股改工作。挂牌上市一批,今年以来,星光农机成功在主板上市,富得利木业在“新三板”挂牌,力争全年再新增3家挂牌上市企业。

  三、念好“精”字经,打造工业转型升级版

  一是“机器换人”换出效益撑杆跳。突出电梯、电机、木业等重点产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以现代化、智能化装备提升传统产业,逐步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努力推进减员增效,实现以“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打造一批个性化订单、模块化生产、智能化配送的智慧型工厂。至目前,该区连续两年获全省工业投资和“机器换人”技术改造考核奖,系全市唯一;累计实现减员3000人以上,整体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如怡达快速电梯引进萨瓦尼尼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采用“机联网”模式,实现设备联网,打造无人车间,生产线工人从原来的12人减少到3人,产量从原来的3000台套增加到8000台套,该项目成功入选2014年全省“机器换人”百项示范项目。

  二是“浙江制造”造出产业金名片。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打响“中国电梯之都”、“中国木地板之都”两张金名片,目前,电梯整机产量占全省的50%、全国的10%,实木地板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以成功列入全省7个“浙江制造”试点县区(系全市唯一)为契机,全力打造一批“技术先进、设计新颖、质量可靠、效益优良”的制造精品,森赫电梯超高速无齿轮安全节能电梯等5个产品入选省首批“浙江制造精品”,数量居全市首位。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拥有国家驰名商标7件,列全市第一;省著名商标50件,列全市第二;浙江名牌产品53个,列全市第一;“南浔木地板”被认定为浙江区域名牌。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如世友、久盛等木地板企业参与多项木地板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修制定,拥有发明专利60多项,国外PCT专利2项。

  三是“腾笼换鸟”腾出发展新空间。打好淘汰落后、闲置利用等组合拳,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新的发展空间。大力淘汰落后企业,腾出用能空间。加快推进“四大四小”行业整治,已累计关停低小散企业2171家,腾出用能空间7.9万吨标准煤;废旧木材回收和综合利用基地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系全市唯一;小木业成功列入全省首批12个传统块状行业“腾笼换鸟”试点之一。积极盘活存量,腾出用地空间,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近三年,全区累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854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770亩 ,其中如盘活菱化集团老厂区306亩土地,引进圣龙工业园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已竣工投产,预计全面项目达产后将新增产值20亿元、税收2亿元。(湖州市南浔区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