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H7N9流感进入发病高峰期 活禽接触仍是主要感染来源

24.01.2017  17:12

    本报讯(记者 余敏 通讯员 张雪海)昨天,省疾控中心通报:2016年入秋至年底,我省共报告H7N9流感21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涉禽(场所)暴露史。专家提醒,2016年H7N9流感的活动度高于以往同期,目前已进入流行季的发病高峰期,有活禽销售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散发病例仍将陆续出现,防控形势严峻。

    2016年我省共报告H7N9流感病例44例,以老年人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占4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其中,43例有涉禽/涉禽场所暴露,占97.7%,高于2015年的90%。其中,入秋至12月31日,我省累计报告H7N9流感21例,死亡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最大为81岁,最小为33岁;其中11例有基础性疾病史。21例病例均有明确的涉禽(场所)暴露史。

    省疾控专家介绍,新流行季H7N9病毒基因分析发现与以往流行季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主要呈现三个特征:疫情分布较广;暴露比例高,活禽接触仍是主要的感染来源,且从流动摊贩购买活禽后感染所占的比例增大;农村病例所占比例较大。

    我省从9月开始外环境H7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与病例数的增加趋势一致。省疾控中心提醒,我省H7N9流感已进入流行季的发病高峰期。需从以下几方面着重预防:

    避免前往交易市场的活禽摊档,老年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免疫低下的人尤需注意避免。

    提倡改变传统禽类消费方式,尽量到定点“杀白上市”的农贸市场购买禽类产品,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要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

    如外出旅游,应远离野鸟、活禽及其排泄物等;接触后,须尽快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若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问诊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