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念好“三字经”打造海洋特色文艺精品

05.06.2015  11:07

  洞头充分发掘海洋文化资源,发挥本土特色优势,念好“选、创、用”三字经,破解文艺精品创作难题,积极引导和扶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取得成效。

  一是在“”字上分层次,引导项目。深入挖掘海洋特色文化资源,借力国字号文化赛事项目,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精品。近年来,举办“海洋的呼唤”全国海洋动物故事漫画创作大赛,“海悦城杯”中国洞头海洋海岸全国摄影大赛、全国海洋诗歌大赛等,收集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文艺精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项目主导,组织微电影创作大赛,深入挖掘“最美洞头人”等主流文化,创作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主旋律文艺精品。微电影《微圈有爱》、纪实小品《谁买单》、《责任》等优秀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二是在“”字上做文章,设计主题。突出海霞品牌。以海霞故事为背景,创作励志舞台剧《青春海霞梦》、微电影《海岛女民兵的爱情故事》,通过文艺作品演绎海霞精神、传播海霞文化。突出民俗品牌。通过对洞头“迎火鼎”“贝壳舞”等传统民俗活动、舞蹈再加工,编排提炼富有洞头海岛文化特色的广场舞蹈,实现广场演出。突出海洋品牌。加强以表现海岛题材,反映渔民生产、生活及海岛风光的渔民画创作。渔民画《朝朝满载》、《渔舟长歌破浪行》获2014年“青山绿水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展金奖。

  三是在“”字上下功夫,推动繁荣。通过市民艺术团种文化、百姓微舞台、各类文化会展平台,借助送戏下乡、文艺巡演等文化亲民方式,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近年来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共计1316场。如推出“最美广场”、“激情演绎广场”等。实施《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专项经费保障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和奖励。近两年已累计扶持10余件文艺作品。建立优秀文艺人才档案库,通过重点培训、师徒结对等举措激发文艺人才创作积极性。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公益培训班16期,受益人数达84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