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平平的洗车行为何人来人往 原来是有毒品生意

13.01.2015  17:42

   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一家生意一般的洗车行为何一直人来人往?沿着这条线索调查下去,新昌警方发现洗车行只是掩护,里面的人真正做的是毒品生意。1月10日,新昌警方决定实施抓捕行动。得知犯罪嫌疑人“小刚”有枪,行动中,每个民警都穿上了防弹背心。

  在抓捕行动中,新昌警方缴获了2公斤冰毒、100多粒麻古、500多克K粉,还有一把钢珠枪、多把管制刀具。这是新昌破获的数量最多的一起毒品案件。“我们一共出动了100多名警力实施抓捕,对7个贩毒窝点进行了冲击。”昨天,新昌警方向本报披露了案件侦破始末。

   洗车行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新昌县七星街道有人经营着一家洗车行,生意一般,但来往的人却很多,这个洗车行里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新昌县公安局民警很好奇。

  2014年10月,新昌警方从一名贩毒人员口中得到消息,说他的毒品来自一个外号叫“小刚”的人,他开了一家洗车行。

  至此,所有的调查工作都围绕着这家洗车行展开。民警们利用蹲守、跟踪、乔装侦查等方法摸清了几个参与贩毒的嫌疑人的行动轨迹。

  民警跟踪侦查的场景极像电影电视剧里的桥段,但贩毒人员显然也有准备。“买卖毒品时,他们会先把毒品放在离交易地很近的垃圾桶边或自行车边,付了钱后,卖家会指示买家去取毒品。”办案民警表示,这是他们躲避追查的一种手段。

  办案民警还发现,每过一段时间,“小刚”和另一名嫌疑人谭某就会外出一次,回来后,洗车行里的人会明显增多。

  “我们推断,他们是去外面进毒品了。”办案民警表示,经过2个多月的侦查,他们推断,洗车行其实是一个贩毒窝点,围绕着洗车行应该隐藏着一张涉案人员众多的贩毒、吸毒网络。

   抓捕时,民警个个穿上了防弹背心

  摸清了洗车行里的“秘密”后,新昌警方决定端掉这个窝点。但是选择怎样的时机呢?警方开始一边蹲守,一边制订抓捕计划。

  今年1月份,办案民警从一名贩毒人员口中得知,“小刚”刚从外面拿了一批货,还说这是过年前最后一批货了。在制订抓捕计划时,新昌警方得知“小刚”手中有一把枪。为了保证安全,参与行动的民警不但携带了枪支,每个人还领到了一件防弹衣。

  “楼下没电了,是不是你们房间里的电线出问题了?”1月10日,办案民警假扮房东,敲开了“小刚”租房的门,一举将犯罪嫌疑人“小刚”抓获。

  与此同时,冲击其他6个窝点的民警也顺利抓获了数名嫌疑人,并找到了多个窝藏毒品的地方。

  在当天的抓捕行动中,警方抓获了13名犯罪嫌疑人,加上前期抓获的3名毒贩,总共抓获16人,一共缴获了2公斤冰毒、100多粒麻古、500多克K粉,这是新昌警方查获的数量最多的毒品案件。在“小刚”的洗车行里,警方果然找到了一把钢珠枪,还有多把管制刀具。

  买卖毒品还搞“促销活动”

  新昌警方说,这次查获的贩毒案件涉案人员非常多,因为“小刚”等人发展了很多下线卖家。

  “小刚”,黑龙江人,1994年出生。据他交代,他2013年来到新昌,利用洗车行做掩护,做起了毒品买卖。

  为了做大毒品生意,“小刚”等人还发起了类似商场打折促销的活动,为“瘾君子”准备了免费的“试吸装”,第一次,吸毒人员可以免费试用,觉得品质好,可以再买。

  之后,“小刚”团伙的毒品生意越做越大,销售网络延伸到了嵊州、宁波等地。在这个网络中,大家分工明确,由“小刚”、谭某等人负责从外省“背货”,再由分销卖家、马仔负责散货,卖毒品的收入再通过洗车行“洗白”。

  “小刚”虽然经营着毒品生意,但他深知毒品的危害,他自己就从不碰毒品,也曾不止一次警告身边的人,别碰毒品!

  目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