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三大举措”打造木偶戏文化品牌

20.08.2015  09:17

  泰顺的药发木偶和提线木偶戏有近1000年的发展与传承历史,具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民族民间艺术特征,是泰顺县重要的文化品牌。近年来,泰顺县立足实际,切实加强木偶戏的保护传承,取得明显成效,泰顺木偶戏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一、注重内涵挖掘和项目申报,提升木偶戏品牌文化

  一是木偶戏数据收集全面。在非遗普查的基础上,开展木偶戏专题调查,共收集线索1400条,对各类线索进行整合,每一个木偶戏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文字、音像图片资料以及相关实物。二是木偶戏保护项目申报成果突出。立足本地优势、突出亮点特色、深入挖掘内涵、注重做精做细、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开展保护项目申报工作,泰顺药发木偶戏、提线木偶戏、木偶头雕刻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泰顺县被列入浙江省木偶戏传承基地。正是基于对木偶戏的保护传承成果,泰顺县被命名为2011年-2013年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木偶戏)和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森偶戏),并蝉联2014年-2016年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木偶戏)和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森偶戏)。2014年,泰顺县还被命名为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木偶戏)。

  二、注重健全机制和队伍建设,促进木偶戏保护传承

  一是加强保护体系建设。2006年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落实全额事业编制3名,并要求各乡镇从文化员中明确1名专(兼)干部负责非遗工作,逐步健全了县、镇(乡)、村三级非遗工作组织体系;出台《泰顺木偶戏保护实施意见》,县财政专设木偶艺术发展专项经费,为推进木偶戏保护传承提供了保障。二是加强传承队伍建设。出台了《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单位申报评定和保护办法(试行)》,并在全省率先发放传承人政府津贴,建立了民间老艺人档案和传承人传习制度,木偶戏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泰顺县有提线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1人,药发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1人,提线木偶戏省级传承人5人,药发木偶戏省级传承人3人,提线木偶戏市级传承人8人,药发木偶戏市级传承人4人。同时,设立木偶戏新剧创作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木偶戏传承人进行木偶戏节目的创新与创作,并深入开展“服务传承人月”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传承人的热情。

  三、注重平台搭建和宣传展示,扩大木偶戏品牌影响

  一是搭建好活动载体,促进木偶戏的传承提升。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在泰顺县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开展提线木偶培训班,开设提线木偶技艺课程,泰顺县图书馆组织开展木偶戏专题学习班,培训木偶戏新生力量。组织举办全县木偶戏汇演活动,通过汇演观摩等形式,增强民间木偶队伍的交流,促进泰顺县木偶艺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在送戏下乡活动中,组织开展木偶戏巡演活动,2014年,县实验木偶剧团排演了《三打白骨精》传统剧目和新戏《禁毒小品》《反邪教》等,到全县乡村文化礼堂巡演;2015年引导县本级木偶戏剧团参与送戏下乡演出,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同时,2014年,在泗溪廊桥文化园开设周末提线木偶戏专场,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二是加强宣传展示活动,积极组织泰顺木偶戏参加有关演出、办展活动和讲座宣传等,扩大泰顺木偶戏知名度。2014年以来,泰顺木偶戏参加了俄罗斯浙江文化周,“2015世界木材日·国际木文化节”展演等活动,并参加了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 “天工遗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及在瑞士汝拉州德莱蒙举办的“美丽浙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通过让泰顺木偶戏走出国门,让外界进一步了解木偶戏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