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精神谱写椒江发改工作新篇章

18.12.2014  20:3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对于发改部门来讲,如何以法治精神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适应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动力不足等新常态,应对要素制约、环境优化等难题,是一项全新又充满挑战的新课题。2015年,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激发经济潜在动力,推动内生创新发展,再造椒江经济升级版。

  首先,要以法治眼光谋划发展。当前我区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遵循依法治国的理念,有利于推动我区实现经济转型,为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要以规划制定、政策出台等为抓手,切实做好中长远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工作。一是“十三五”规划体系。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谋划之年。要重点抓好“十三五”规划体系编制工作,包括1个《纲要》、40个区域和专项规划的编制。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全面推动椒江城乡发展一体化。二是服务业五大政策。修订完善《椒江区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商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出台《椒江区重点服务业企业引进扶持政策》。三是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台州商贸核心区产业发展规划》、《椒江区旅游集聚区发展规划》、《椒江区电子商务集聚区规划》、《洪家场浦生态旅游景观规划方案》等重大规划方案编制及前期研究。

  其次,要以法治思维全面深化改革。要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必须将依法治国的理念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促进椒江经济转型升级、改善民生和社会公平增添新动力。着力深化九大领域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化改造,稳妥开展农民住房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推进大陈镇中心镇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施工业企业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机制,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推行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制度,建立用能总量核定和指标交易制度,推行差别化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PPP等模式,推动和吸引民资实打实地进入城建、教育、卫生、交通等重点公共服务领域,缓解政府投资的资金压力;坚持统筹谋划,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台州市级公车改革方案,结合椒江实际,推动公车改革;以公立医院为重点,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合资合作引入民营资本。

  第三,要以法治理念优化服务。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必须大力改革不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加快建设责任、法治、服务型政府。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增强服务企业、服务市场的主动意识。一是着力破解要素制约。探索发展工业地产,利用海门街道东部380亩工业用地,建设1-2个较大规模的小微企业创业园,着力缓解小微企业用地难的问题,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和企业壮大培育。以台州市创建中小微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契机,加快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企业接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多渠道股权和债权融资。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破解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二是探索重点项目破难新机制。把农村建房政策作为破难的关键,研究完善面上“立改套”政策方案,着力化解个别村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土地指标紧张、区财政负担过重、跨村跨街道安置阻力大等一系列问题,扫清重点工程推进障碍,有效推进投资工作进展。按照依法行政的理念,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推行业主承诺制审批,完善工业企业代理代办制度,实现产业项目备案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三是加强市场物价监管。建立健全价格监测定点的设立、监管和退出机制,完善价格监测专报、快报制度。加强对粮油和蔬菜市场价格的监管,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的行为。加强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降低蔬菜流通成本。(椒江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