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梯登高 未雨绸缪------省商务厅法律服务进开发区活动圆满成功

12.06.2015  14:26
 


为贯彻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定,积极为开发区提供法律服务,日前,省商务厅在杭州和嘉兴两地分别举办了国际法律服务进开发区活动,受到了区内企业的欢迎和好评,两场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5月份,得知美国世强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美国世强律所”)的知名律师受邀将到国家商务部进行知识产权培训的消息后,我厅特别邀请他们利用来中国的难得机会到浙江给开发区的企业做专场培训。经过前期的积极对接和筹备,6月1日和6月2日,美国世强律所到杭州和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两场知识产权的专题培训,共有45家企业参会。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如何应对美国的专利和商业秘密诉讼(包括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337调查、美国州法院的知识产权诉讼等),企业如何在经营活动中有效地避免美国知识产权纠纷。在两个小时的培训中,企业表现得十分踊跃,现场互动也非常热烈。培训会后,美国世强律所还为杭州领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三花集团和嘉兴海拉灯具有限公司进行了上门服务和单独辅导。



本次活动取得成功的两点启示:



1. 企业的内生需求是成功的基础。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开发区企业越来越多地需要开展产品出口及国际合作业务。在此过程中,企业遭遇了不少的难题和挑战,知识产权恰恰是这些问题中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企业平时往往忙于开发、生产和出口,很少能意识到法律风险,更多的企业一旦遇到知识产权纠纷,因为不熟悉国外的法律程序,比如337调查、美国州法院知识产权诉讼等而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高品质的国际性律师事务所。其实,开发区企业对于海外高端知识产权业务的培训需求是客观存在并且非常普遍的,只是因为资源有限才没能够及时对接上。企业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了自己在生产经营当中可能面对的知识产权风险,以及应对技巧和避免纠纷的一些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平常经营活动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比如,领业医药公司提出,他们企业虽然已获得FDA审批,但是否依然会被竞争对手诉至ITC、卷入337案;他们企业拥有很多专利,在海外专利许可过程中如何最有效地进行商业谈判;如果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双方和解的时候如何避免触犯反垄断法,等等。还有一些企业问:成长型企业在出口时如何有效地避免被起诉;一旦被起诉,如何以低成本方式抗辩及获胜。另外,一些加工出口贴牌企业(OEM企业)也提出:他们的贴牌产品出口到国外,是否会被起诉?被起诉的话,是自己还是委托方承担责任?



2. 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是成功的关键。世强律所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特别是其知识产权业务常年被律所排行榜评为第一档。世强经常为商务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曾经代理过商务部的几起重大的WTO案件,在业内口碑极佳。他们的律师团队既有参与过美国ITC知识产权立法、执业长达40年的老专家,也有精通中美两国法律、具有中国背景、讲中文的中国律师。他们的律师团队曾经代理过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广东的生益科技以及通信业的龙头企业华为等中国企业,并取得了令客户十分满意的结果。


培训会后,针对企业提出的众多问题,世强律所的律师们一一进行了认真解答。关键内容是:第一,企业要有风险意识,对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必须清楚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对手有何产品及专利、自己企业的哪些产品或技术可能侵犯对方知识产权或遭到对方侵犯,这些都应当提前做好准备。第二,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比如对手有没有向ITC起诉;积极查询ITC网站,了解最新起诉案件、判决案件和在审案件(重点关注与自己企业相关的专利和产品),因为337调查的全面排除令是针对产品的,一旦下达全面排除令,无论你是不是被告,只要你生产同类产品则均不能出口至美国。第三,世强律所还分享了337案的几种常见的应诉策略:1、证明原告专利无效;2、证明中国出口企业不侵权;3、展开规避设计。针对OEM贴牌生产,世强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在与委托方的合同中加入免责条款——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由委托方承担全部损失,包括诉讼相关费用。另外,世强的律师还提醒企业们,当前知识产权纠纷有了新的趋势,竞争对手越来越喜欢用商业秘密作为“武器”来打击中国企业,因为中国企业应对商业秘密诉讼比应对专利诉讼更加薄弱,而且在经营活动中更容易因商业秘密而产生纠纷。(开发区处供稿) 培训会照片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