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产业化 戈壁铺绿荫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走进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沙漠森林公园,一条条整齐的林带,一片片葱郁的沙枣林,一眼望不到边的红柳……一派生机盎然。然而,这个满目生机的公园,曾是全县最大的风沙口。由于紧邻巴丹吉林沙漠,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缺水、风沙肆虐,几乎整个金塔县都处在沙漠的威胁之中。
对金塔人来说,绿色意味着希望。为了这份希望,60年来,一代代金塔人从人拉肩扛到科学治沙,再到巧妙用沙,栽胡杨、种梭梭、调柴草、固沙丘,境内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的0.58%,提高到目前的4.17%,形成了防风林网交错、经济林果镶嵌、绿色通道纵横的生态格局;林地面积从1983年的33.7万亩增长到如今的143万亩,人工和生物治沙62.7万亩。
人拉肩扛,结束沙进人退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端北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土地面积2819.72万亩,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1815.9万亩,占总面积的64.4%。境内有18个重点风沙口,全县10个乡镇、4.5万亩耕地均受风沙危害,年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地无百步平,风吹石子跑”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曾是金塔县的真实写照。
对金塔人来说,风沙是一大害。“在独沙窝,睡觉就枕个红柳墩,隔三差五刮一场黑风。刮过了,锅里碗里都是沙,赶上拉条子时,拿水冲洗一遍继续吃。没有房子、没有帐篷,就背靠红柳墩搭个窝棚安家。那时候,我们每年种树都在2000亩左右。”时至今日,74岁的“老林业”倪万雄对于50年前进驻潮湖林场治沙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肯向沙漠低头的金塔人枕红柳墩、住地窝子,依靠人拉肩扛,先后投入劳动力165万,移动土石方、调运柴草、埋压沙丘、栽插风墙、设置草方格沙障,在各风沙沿线及重点风沙口移动土石方170万立方米,调运柴草2500万公斤,栽插风墙61公里,人工固定流动沙丘1.85万亩,形成了大面积“人造戈壁”,硬是将库姆塔格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流沙挡在了金塔县之外,使35%的移动沙丘得到基本控制,全县18个危害最严重的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
科技创新,创造绿洲奇迹
治沙,要苦干,更要巧干。巧在哪里?就在“科技”二字。对此,与沙漠打了多年交道的金塔人深有感触。
在金塔县,受沙害威胁最大的是被当地群众称为“金饭碗”的鸳鸯池、解放村两大水库。这两大水库灌溉着全县60万亩耕地和80多万亩林草地,治理之前,年进库沙量达99万立方米。由于风沙贪婪地“吞吃”,两大水库有效库容减少41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减少4万多亩。若不从根本上治理,这个重要的粮棉果生产基地就会变成风沙肆虐、地荒人迁的不毛之地。
为此,金塔县从1996年起,规模推行滴灌生物治沙技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解放村水库周围,围绕“三湖”即鸳鸯湖、金鼎湖、金沙湖,“两路”即环库公路、酒航公路城区段,“一溪”即清泽溪,种植滴灌林带1.5万多亩,形成集防风固沙、生态保护、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于一体的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统一绿色屏障。
滴灌节水技术的引进,不仅用绿色屏障保住了金塔人的金饭碗,还使人们看到在荒漠干旱地带造林的巨大潜力。由此,利用滴灌节水技术在荒漠干旱地区造林的序幕在金塔县全面拉开。
从1995年开始,金塔县采取城乡居民共同集资的办法,开始实施解放村滴灌生物治沙护库工程。经过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截至2001年,金塔县已开穴定植梭梭、沙拐枣、柽柳、花棒、毛条、胡杨等沙生灌木72.35万株,营造了“五行一带”式滴灌生物固沙林带2300多亩。滴灌造林技术的应用,使造林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幅提高。根据测算,灌木林成活率在96%以上,保存率均在93%以上;乔木成活率在94%以上,保存率均在90%以上。
自2002年至今,金塔县推广滴灌造林面积1.1万亩,全县滴灌造林面积达到1.3万亩。这些项目的完成,进一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有效缓解白水泉沙系对两大水库的侵蚀,同时为沙产业发展和沙漠旅游业的兴起奠定基础。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带造林,采取漫灌方式,每年每亩需用水840立方米;采取滴灌方式,每年每亩节水613.2立方米,苗木长势良好,单株平均高度在1.86米以上,单株阻沙积沙量0.5立方米,阻沙效果十分明显。”金塔县治沙站副站长赵清民说。
近年来,金塔县在探索研究治沙新技术新形式的路上不断探索。先后从省沙漠所引进仿真灌木治沙、塑料网格治沙技术;与日本东丽公司合作,引进生命固沙袋固沙绿化试验项目,不断提高治沙科技含量。
今天的金塔,不再是那个黑风肆虐、沙进人退的小县城,而是林带纵横、碧波荡漾的美丽绿洲,形成了带片网结合、造封管结合、乔灌草结合的立体式治沙方式,不仅保住了金塔绿洲,还避免了巴丹吉林沙漠和新疆库姆塔格沙漠两大沙漠的合拢,使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得到保障。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蓄积量达到41.96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储备量逐步提高。
巧用沙漠,与沙和谐共处
治沙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消灭沙漠,而是治理人为造成的沙化土地,防止沙漠无休止地侵蚀、掠夺人类的应许之地。
金塔人明白,真正的生态和谐,并不是一味地此消彼长,而是和谐共处。在他们眼里,胡杨是英雄,用顽强的生命,阻碍沙漠的侵袭;胡杨也是风景,用生命最灿烂的时刻,昭示金秋;胡杨还是财富,金塔县沙漠胡杨森林公园4A级景区,正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体系的一部分,也是金塔县半个世纪防沙治沙的有力见证,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营收500多万元。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理论。据此,金塔县凭借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独特的沙土地条件,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增收、农民增收等沙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扶持、规划布局、堵疏结合、龙头带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治沙和发展沙产业,使沙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县已累计发展沙产业6.6万多亩。此外,沙漠农业、沙漠建材、沙漠旅游、沙漠光电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并持续壮大。
羊井子湾乡是金塔县唯一的整建制移民乡,在移民迁入建乡之前,这里“百里无人烟,满地长杂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这里绿树成林,学校、卫生院、各类商店鳞次栉比。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当地葡萄产业发展迅速,绿浪铺满了金沙滩。
在金塔镇上杰村的日光温室里,清脆鲜嫩的沙葱长势喜人,这种过去只有在戈壁滩才能长出的野菜终于试种成功。而且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种植不整枝、不吊蔓、不授粉、不喷药,节水省工,绿色环保,成为当地温室种植的理想品种。
经过多年摸索,“生态+经济+公益”互动共赢的沙产业发展机制已日趋成熟,形成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产业开发、防沙治沙”一体化的生态梯次循环产业链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沙良性循环。
大规模产业化治沙,减轻了风沙对金塔县黑河沿岸的危害,区域内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同时带动企业和造林大户参与防沙治沙。目前,金塔县参与防沙治沙的企业已有10多家,造林大户30多户,累计完成治沙造林11.5万亩。
“通过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我们力争在5年时间内完成50万亩治理面积。”赵清民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