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河道变清了 原来杭州用了这三招

11.08.2016  18:08

    投放食藻虫、种人工水草、为河水“减肥增氧

    生态治理,是不少河道由黑臭变美常做的“手术”。生态治理有十八般武艺,招数用对了,“见招拆招”的效果才最好。

    今年,杭州拱墅区河道治理首次采用“片区”这个理念,对康桥、祥符西、上塘南等三个片区11条河道进行整体生态治理,工程预计8月中旬全面完工。

    三个片区河道特点不同,治理手段自然也不一样——康桥片区用的是食藻虫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上塘南片区采用了生物载体挂膜技术,而祥符片区利用的则是沉水植物种植床等技术。

    听着很晕吗?杭州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拱墅这三个片区水域所采用的技术,正是杭州市区河道生态治理的缩影。

    目前,杭州市区河道用得比较多的“治水招”为底泥处理、曝气增氧、生物膜技术、生态浮岛等举措,他们会根据每条河的不同特点,将其中几招相互结合打出“组合拳”,以期达到最佳的治水效果。

    招数一:

    投放食藻虫,吃掉水中的藻类

    主角 食藻虫:这是一种低等甲壳浮游动物,比米粒还要小。这么多治水招数中,食藻虫虽说是以“”取胜,但它却是蓝藻、绿藻的“天敌”,专吃漂浮在水面的蓝藻、绿藻,让阳光更多地投射进河底,促进沉水植被的生长,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

    康桥片区由九曲港、北马桥港、石前港、界河、康桥河和吴家墩河这6条河道组成,总长6.6千米,水域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三个片区中河道数量最多,水域面积最广的。这次拱墅区为它定制的“手术方案”,用的就是食藻虫。

    其实这个招数,杭州的麦庙港、百尺溇河和后横港等河道之前都用过。

    比如后横港,之前因为水体的流动性比较小,总是被富营养化问题困扰,整条河看上去绿莹莹的,到了高温天,还会爆发蓝藻。可是如今脱胎换骨,不但水质达到Ⅲ类,而且河水清透,靠的就是这种小虫。

    据拱墅区的河道监管中心介绍,食藻虫这种生态治理技术,不是每条河道都适用。它需要相对封闭的水域,靠食藻虫消除富营养化水体的蓝绿藻。而康桥片区这样的水域就适合,这里有闸门控制水位,就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

    “另外,食藻虫的投放时段也很有讲究。像前段时间的高温天,就不适合。需要避高温,尽量挑清晨或夜间时段投放,提高它的存活率。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孙晶晶/文 龚子皓/制图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