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经典与当代”学术论坛人文专场在杭举行

20.11.2014  16:49
 

11月14日,由浙江省社科联主办,浙江大学社科院承办,之江青年学者教育艺术组协办的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经典与当代”学术论坛人文专场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来自省内多所高校的30多位青年学者参会。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认为,处于转型社会的中国知识界在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一问题上需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而如何在阅读中形成“安身立命”的成熟观念更是青年一代需要认真思考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如此重大的转型社会中应形成自己的思考特色,从理论上思考中国的前景与出路,从而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知识支持,而不是简单套用西方的成熟范式。经典所具有的理论预设会塑造我们看问题的方式,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自觉,我们所有看问题的方式背后还有一可以再思考的部分,即关于人本身的问题。任何理论都不能代替实践和生活世界,对二者的思考及对各种冲突对立理论模式的比较和选择,使我们对现实的把握更加准确和成熟。

在经典文献阅读汇报环节,8位之江青年学者代表分为教育艺术、哲学政治、语言文学和历史四组,分享了自己阅读经典的所思所得。随后,华东师大历史系孟钟捷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王云路教授、徐向东教授等三位学者作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作总结讲话,他对于浙江大学社科院对此次学术论坛的承办工作,对于前辈学者对论坛的热心参与表示感谢。他还介绍了“经典与当代”学术论坛的创设目的,并希望在之江青年学者的平台上,类似活动能越办越多、越办越好。

经典与当代”学术论坛旨在鼓励青年学者阅读经典著作、经典理论,并探讨如何从经典中获得研究启示,深化理论素养,从而拓宽知识视野,强化问题意识,提升思考层次,为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