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老电商”开始转型

19.12.2014  14:42

  九盛路上的东方电子商务园成立快10年了,是江干区较早触电的产业园区。
  这几天,园区拉了一张对比清单,数字挺有意思。
  2012年,有电商500余家,年交易额20亿左右,税收1亿左右。2014年,入驻电商400余家,年交易额超40亿,税收近2亿。
  电商企业少了,为什么销售额和税收反而升了?
  郑志强有话要说。这位杭州红蜻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去年4月入驻,从温州带了9个下属,开始在杭州白手起家。
  “整个园区产业链发展都很成熟,包括稳定专业的运营、设计、客服人才,优惠的政策信息,培训和扶持体系。来的时候带了两家网店,年销售额600多万,到今年发展到4家,销售额破亿,团队60多人。
  他说,除了政策扶持外,园区在细节上做得很到位。刚来的时候,网店要正常上班,办公还在装修,园区就出借场地,让企业免费使用4个月……未来,想逐步将这里变成红蜻蜓的全国运营中心。
  像红蜻蜓这样的大电商,园区内还有20多家,包括巨星科技电商、祐康电商、亿超眼镜电商,这个月还有5家正在洽谈。
  引入总部和大型电商,只回答了问题的一半。
  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萌说,电子商务竞争激烈,如果说初期要靠自学和摸爬滚打,那么到了这个阶段,有一个好方向、好导师更为重要。从今年开始,园区开设了培训中心,帮助小微电商转型。
  西子联合控股董事长王水福、祐康食品集团董事长戴天荣、浙江天使湾创业投资CEO庞小伟、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所长陈纯……园区邀请了10位优秀的企业家、学者担任 “创业导师”,为企业培训。
  这些课程讲企业经营、市场开拓,也讲成本控制、人力资源,每个月都有特定主题。同时,开设实训基地,培养网页设计师、店长、客服。
  明年起,园区还计划投入资金8000万元,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改旧”,用3年的时间完成“造新”,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
  比如,配备不同规格的会议场地,20-200人都能开会。提升就餐的场地和标准。增加停车泊位,在现有400个车位的基础上翻一番。(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