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百货商场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4.12.2014  18:30
 

今年1-8月,我区百货商场营业额同比下降0.6%,且已有2家关停。为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判断对相关考核指标的影响,区统计局开展了走访调查和预测,结果如下。

一、整体情况及对指标的影响

(一)整体增长缓慢,经营较为困难

1-8月,全区百货行业(不含万象城)实现营业额8.9亿元,同比下降0.6%,实现利润0.2亿元。在钱江新城和庆春广场周边几大商场中,庆春银泰、尚泰百货出现负增长;砂之船为个位数增长;万象城营业额14亿元,增长0.4%。

在娃欧商场之后,位于万象城的尚泰百货即将于10月关店。1-8月,尚泰实现销售额9671万元,同比下降12.3%,亏损2813万元,已连续4年亏损,累计约2亿元。据了解,尚泰百货集团在全国的各大门店共亏损10亿元以上。

(二)预计对相关指标影响较小,但负面效应不可忽略

四大百货商场销售额占我区社零比重为5.2%,尚泰百货占比为0.4%。根据测算,该部分数据的变动,对我区社零和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影响较小。

但是,百货业经营困难将对我区中心区产业培育带来不可忽略的负面效应。 从近期看, 商场关停、销售减少,将冲击钱江新城、庆春商圈周边的商业氛围,也对经营者、消费者的信心造成打击。 从中期看, 尚泰百货关停将形成2.3万m 2 空置物业,影响万象城经营业态的优化。 从远期看, 发展回落的百货商场与处于上升通道的江干不相称,甚至可能影响商务办公楼宇的租售和单位的经营。

二、原因分析

为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区统计局选择尚泰百货为主要调研对象,对大型商场进行了走访调查,分析如下。

(一)客观现状及共性问题

1 、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在心理预期方面, 市政府搬迁问题,对钱江新城及周边区域的经营者造成了心态落差。 在整体配套方面, 交通不便、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等不合理现象仍较为突出。目前,地铁、秋石高架、庆春广场地下空间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道路通行条件较差,多家商场提出需要在关键路口设立指示牌。 在商业氛围方面, 企业入驻率和居民入住率仍然不高,导致覆盖高中低端的多层次消费结构未形成。

2 、业态结构和布点规划还不尽合理。

综合体较为集中。 钱江新城周边已有万象城、国际时代广场等综合体,近期还有来福士等一批项目将集中开业,同质化竞争压力较大。 传统商场受到较大冲击。 综合体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吸引人气来带动房价升值,比传统商场有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相关统计制度还不完善,所以综合体对地方经济指标的贡献不如传统商场,值得关注。

3 、企业信心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电子商务正不断冲击传统商业,都对企业经营信心造成了冲击。据了解,部分传统商业正在向综合体经营模式转变,也在积极拓展电商业务,如新开的天虹百货、庆春银泰等。这对我区税收、社零、GDP等指标数据,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二)主观因素及个性问题

1 、本地化程度不高。从商品看, 尚泰百货全国各店商品均由上海总部统一招商洽谈,难以全面符合经营地的消费能力和习惯。除从泰国引进的化妆品外,其他商品档次较低,以大众化品牌为主,缺少特色。 从人才看, 尚泰为外资企业,需要既懂外语又懂经营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由总部在上海招聘,不熟悉杭州情况。

2 、门店经营自主权不大。 尚泰总部经营权力集中,门店缺乏自主权,使得问题处理变得缓慢,往往错过时机。而以庆春银泰为代表的本土商场,经营则较为灵活,能向政府部门提出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庆春银泰提出需借用公共广场开展促销;砂之船希望整体承租地下车位;万象城要求帮助举办专场高级管理人才和销售员招聘会。

3 、选址不够合理。 百货商场在大型综合体内的生存较为困难。尚泰在万象城内设店,容易被消费者忽视。主要表现为:广告宣传受到约束,大型场外活动无法展开;缺少话语权,租金及其他成本负担加重;竞争更为激烈,无法避免其他商铺销售同类商品。

三、意见建议

1 、优化布局、完善配套。 用好第三次经济普查有关数据,各经济部门共同对现有商业业态布局和动态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力争避免同质竞争。对钱江新城企业经营情况开展专门调查,充分掌握主观需求和客观实际,提出建议。挖掘资源,根据各业态档次和消费人群,建设一批特色街区。提升现有钱江新城配套公交等特色服务的水平,力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 、优化服务、用好政策。 问题导向、精准服务,用好“周三访谈夜”、“千家企业大走访”等载体,对企业提出的个性化问题认真分析处理。针对经营变化趋势,提前做好准备,如区统计局需积极与省、市统计局汇报沟通,对接综合体统计、电商零售统计的新动向。指导企业把握智慧经济、智慧江干发展机遇,用活、用好、用足各类扶持政策,注重业态培育和经营创新,引导和支持企业跨界拓展连锁、物流、电商等新业务,实现“获利在区域之外”。

3 、优化特色、增强信心。 加大吸引优质企业的力度,如招商、商务、四季青、统计等单位积极配合,争取国鼎黄金统计数字落地,为我区社零指标贡献3.4亿元,拉动增速0.7个百分点。引导企业优化特色,根据自身特点和江干实际开展经营,避免低端同质化竞争。如天虹百货探索与杭州浙大校友会“求是金融汇”合作,增加对高端人群的吸引力。探索主动向企业提供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地区指标等数据产品,加强对企业家、相关员工的培训,帮助企业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