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积极探索松林改造防病治病模式

26.02.2018  11:41

  江山市是木业大县,木业园区周边等是松材线虫病防控重点区域。2014年小范围实施了松林改造125亩,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之后江山市逐年增加改造面积,至今已改造松林5000余亩,现已建成健康珍贵树种林4000余亩,取得了良好的防控局面。

  松林改造作为松材线虫病防控重要抓手,列入江山市松材线虫病防控中长期方案,每年实施2千亩,计划至2020年改造松林万亩以上。

  实践表明,松林改造是继彻底清理枯死松树后的防控最佳技术措施,改造的重点为枯死松树较多的山场和孤立初发小班。通过改造,“挖除了病灶”,减少了病重面积,传播扩散基数变小,大面积外扩概率变低,有利于可防可控;潜伏期病源和传播媒介虫被彻底消除,传疫能力减弱,有利于压缩病点,甚至拨除;结合非林地形成1—2公里无松林隔离带,有利于切断病源向未发生枯死松树区扩散途径。

  松林改造成效好,成本不高。有枯死松树的松林按5年松树基本枯死,需连续清理5年,每亩5立方米松材积,约需清理费总和4500元。松林改造每亩松林一次性采伐费不足2000元,一造管三年费用1500元,5年后一大批珍贵彩色树种林形成,符合衢州“大花园”建设、珍贵彩色森林建设要求。

  江山市积极探索江山防控模式,力求非疫区,按照枯死松树清理、松林改造并行原则,量力而行,变被动为主动,较好落实了“择伐一片、补植一片”的松材线虫病防控策略。(江山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