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农村妇代会组织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

06.07.2015  17:35

      为全面掌握江山市村级妇代会组织建设情况,切实增强妇联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能力,推动“党建带妇建”,进一步激发基层妇联组织活力,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妇联工作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力,江山市妇联自7月始,对全市村妇代会组织建设状况展开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等多种形式,对村妇代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取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一般调查的基础上,对重点村和重点问题进行了解剖,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思考。
      一、农村妇代会组织建设现状
      江山市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总人口60.6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7.82万人,妇女从业人员14.16万人,占农村总人数的29.75%,下辖12镇5乡2街道、292个行政村13个社区。近年来,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基层妇联组织的不懈努力下,我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态势较好,妇联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较强。全市有27个村级妇代会组织先后被评为全国、浙江省、衢州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清湖镇花园岗村、贺村镇永兴坞村等4个村荣获2010年“全国妇联基层组织示范村(社区)”称号;四都镇上峰村、大陈乡大陈村等6个村荣获2010年浙江省妇联基层组织示范村(社区);虎山街道彭里村、新塘边镇日月村等17个村荣获2011年“衢州市村(社区)示范组织”称号。同时,江山市被评为“浙江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县”。
      (一)农村妇代会组织建设情况
      江山市19个乡镇(街道)的292个行政村共建立妇代会组织291个,其中长台镇金檀村是今年6月新建制的行政村,暂未建支部、也未建妇代会组织,占总数的99.65%,可以说全市行政村基本都建立了妇代会组织,村妇代会总人数为439人,78 %以上的妇代会组织有活动地点。13个乡镇(街道)的行政村妇代会主任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占总数的69%,6个乡镇的行政村是非选举产生、占总数的31%,通过组织推荐行政任命的形式产生村妇代会主任;能正常开展工作的村妇代会228个,占总数的78%,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村妇代会64个,占总数的22%;女经纪人、致富带头人等各类妇女组织负责人数260人,巾帼志愿者队伍数585个。
      (二)农村妇代会主任任职情况
      全市农村妇代会总人数439人,村妇代会主任291人。年龄结构:30岁以下8人,占村妇代会主任总人数的2.75 %;30-50岁237人,占总数的98.62%;50岁以上46人,占总数的15.80%,平均年龄43.8岁、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24岁。文化素质:大专及以上学历16人,占总人数的5 %;中专高中中技初中273人,占总人数的94%,小学及以下2人。进村两委情况:在291名村妇代会主任中,进村党支部87 人,占30%;进村委会的203人,占70%。任职时间:任职5年以下87人,占总人数的30.31 %;任职5-10年68人,占总人数的23.69 %;任职10年以上112人,占总人数的39.02 %;任职20年以上18人,占总人数的6.27 %;任职30年以上2人,占总人数的0.69 %。收入情况:年收入3千元以下1人、年收入3千元——1万元186人、年收入1万元以上105人,兼职人286人(占总人数的98.96 %)。参加妇干培训人数210人,占村妇代会主任总数的72%参加过妇女干部培训班学习。
      二、农村妇代会组织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江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妇联采取有效措施,自2006年江山市委组织部与江山市妇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江组发〔2006〕32号)以来,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挂好“一块组织牌子”,村妇代会组织结构进一步健全。 江山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主动争取各级党组织的重视与支持,把农村妇代会组织建设纳入固本强基工程,强化村妇代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我市村级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做到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检查,同步推进。重点是妇代会组织、人员、经费、学习工作阵地四落实,努力做到“五个一”:一个好带头人、一个好班子、一块组织牌子、一套好机制和一批好阵地。全市292个村,基本全部建立了妇女组织,形成了全市城乡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村妇代会组织网络。近年来,江山市妇联以“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为契机,将村妇代会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村组织办公场所建设总体规划,抓好村妇代会主任办公条件改善,至少要为村妇代会主任配备单独办公桌,为她们学习、工作、开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二)选好“一个好带头人”,村妇代会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江山市农村妇代会组织借助江山市大发展的有利形势,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吸纳一批思想好、能力强、热心妇女事业、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妇女干部和有号召力的致富带头人走上村妇代会主任岗位。她们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 占总人数的98.62%;99%以上是高中、中专、初中文化;70%以上是中共党员,85%以上掌握并会应用1-2项实用技术。江山市妇联以创建“学习型”妇代会组织为目标,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对农村妇女干部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她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妇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水平较低、工作能力不强的局面,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使妇联干部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迈进。
      (三)配好“一个好班子”,村妇代会干部进“两委”数量进一步增加。 要把村里一批政治思想好、热心为妇女群众服务、乐于奉献的女能人、能人家属吸纳到村级妇代会班子中来。每个村妇代会组织至少要有两人组成,大的村妇代会组织可以由3-5名成员组成,以达到有人理事的目的。近三届以来,江山市19个乡镇(街道)多数村妇代会都是与村委会同步换届,实行了女性进村委“专职专选”。2013年江山市村“两委”组织换届,全市291名村妇代会主任全部进入村“两委”,其中选为村党支部委员的有87人,占30%;进入村委会的203人,占70%。村妇代会的主任主要从女村“两委”委员中产生,并通过行政任命产生。有力地促进了村妇代会主任参与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妇女工作落到实处,有力地发挥妇联组织的代表和维护职能作用。
      (四)建好“一套好机制”,村妇代会组织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规范管理制度,以点代面,全面提高村妇代会组织服务能力。2006年,江山市妇联分别在贺村镇丰益村、坛石镇横渡村试点,建立了较完善的村级妇代会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计划总结表彰激励制度等,2007年在全市全面推广村级妇代会组织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独特条件,每个基层妇代会每月至少组织妇女参加一次远程教育。结合“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大对基层妇女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及依法参与、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能力。注重发现、培养、树立和宣传村级妇女先进典型,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全市村妇代会主任中85%以上都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她们以自身的榜样,鼓励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极大的提升了村妇代会的凝聚力。比如,凤林镇白沙村充分利用好“妇女之家”阵地,为妇女搭建学习、就业、个企直通、金融等平台,积极开展对农村妇女的就业、致富培训;主动与该企业老总联系洽谈,选出能干事、想干事的妇女96名进企业工作;与劳动等相关部门联系,寻找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有序转移妇女就业150人;与金融机构协调,为资金不足的创业女性提供担保,截至目前,帮助6名妇女解决了创业发展资金难题。白沙村也逐步形成了以种植白菇、木材加工、来料加工为主的产业链,目前全村共有木材加工企业31家,年产值达2.5亿多元,白沙村也成为一个实现“夫妻不分居、儿童不留守、老人不空巢”的“三不”特色村。
      (五)造好“一批好阵地”,村妇代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江山市妇联因地制宜建立质量较高的培训教育基地、“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妇女夜校等,建好“妇女之家”。创新工作载体,有团结在妇代会周围的以多种内容为主题的骨干队伍,如“双学双比”活动女能人队伍、文艺宣传队伍(秧歌队、合唱队、腰鼓队等)、巾帼保洁队、巾帼维权服务队、巾帼专业合作社等585支队伍,依托各种阵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使基层妇女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村妇代会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变以往的“坐等式”工作方式为“主动式”工作方式,进组入户,动员妇女参加“双学双比”活动,积极参与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新经济组织建设,帮助妇女开辟致富门路。关心妇女生产生活,维护妇女儿童利益,及时向广大妇女宣传有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家政礼仪等知识。组织妇女参加“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绿色家庭”、“洁美庭院”、“最美家庭”等“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用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比如,大陈乡大陈村先后成立了鼓钗队、唢呐班、腰鼓队、排舞队、合唱团多支文艺队伍,目前已经成为乡农民艺术团的骨干力量。“文艺队伍”唱村歌、演村戏,将自己的节目从田头一直唱到省城、唱到北京。新塘边镇毛村山头村成立了文宣队、腰鼓队、排舞队、威风锣鼓队、“五水共治”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各项活动的开展已成常态化。今年上半年,村威风锣鼓队走进了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上余镇望江村妇代会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组建村排舞队、巾帼保洁队、巾帼志愿者队伍、“三老”妇女调解队等多支队伍,以重点工作为中心,树立妇女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妇女姐妹的力量,培养妇女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她们的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为望江村更好更快地推进各项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从江山市村妇代会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来看,我们得到以下有益的启示。
      第一,配齐配强村妇代会干部是妇代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抓住村“两委”组织换届时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将一大批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热爱妇女儿童事业的农村妇女骨干推荐到村妇代会主任的位置上,应将村妇代会主任全部纳入干部职业化管理,生活待遇和养老保险落实情况作为妇联组织建设考核内容之一,全部落实了村妇代会主任的生活待遇和养老保险。这些是稳定基层妇女干部队伍,解除基层妇女干部的后顾之忧重要措施。
      第二,健全妇女工作网络是妇代会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健全完善村级妇女组织建设,做到有办公室、有牌子、有妇女活动室、有妇女活动阵地等。健全制度,使妇女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实效化。不断延伸工作触角,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女组织网络,围绕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健全的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妇女工作的开展。
      第三,提高干部素质是村妇代会组织建设的必由之路。各级妇联把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妇联干部整体素质,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措施来抓。各级妇联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灵活地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内容的培训。重点突出妇女工作业务、岗位职能、妇女工作职业道德以及妇女工作管理、法律法规、电脑操作、农村实用技术等技能教育和培训,江山市妇联把村妇代会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妇女工作目标考核之一,各项培训的开展为村妇代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保障。
      第四,规范基层组织是村妇代会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是保证基层妇联组织活动开展的关键。在制度建设上,在基层妇联组织中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制、评比总结表彰等制度,做到日常工作、学习、活动有记录,年初工作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人员分工、工作制度、工作任务上墙,各项工作已逐步走上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五,增强组织活力是村妇代会组织建设的发展之基。村妇代会能够深化“四大主体”活动和维权、儿少工作,注重突出时代特色,注入新鲜内容,打造活动品牌,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每个村妇代会拥有阵地,建有妇女工作园地,村妇代会组织农村妇女群众依托妇女读书室或村妇女学校,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经常开展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引导妇女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增强了村妇代会的凝聚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山市村妇代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少数乡镇领导不够重视妇女工作;村妇代会主任收入基本较低,主要依靠兼职或从事其他行业收入,村妇女工作缺乏财力保障;参加妇干培训人数接近总人数的一半,还有待提高等。
      ( 一)部分乡镇领导对妇联工作缺乏重视。 虽然全市乡镇(街道)基本上都建立了村妇代会组织,选派了专人负责妇女工作,但是仍然有个别乡镇对妇女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忽视了妇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单纯地认为抓好经济工作或本行业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认为妇女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制约了妇女工作的发展。
      (二)村妇代会主任兼职现象严重。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全市农村妇代会干部大都交叉兼职,或兼任计生联系员,或兼任卫生联系员等等,兼职的村妇代会主任就有286个,占98%,多数不是专门从事妇女工作,致使妇女工作“声音弱小”,有时不被人理解。村妇代会主任的工作服从、服务于本村的中心工作,大多数时间抓计生工作和分片包组,且乡镇计生部门考核兑现力度较大,并直接与村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导致村级妇女干部重计划生育工作,只能结合抓计生工作组织开展妇女工作,而在妇女工作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不够,对如何开展妇女活动思考少、计划少、花的时间少,最终导致妇女工作在基层“弱化”的现象。
      (三)基层妇女组织工作缺乏经费。 从调查数据来看,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开展妇女工作活动经费的村妇代会数不多,全市19个乡镇(街道)只有4个乡镇(街道)妇联积极向上争取妇女工作经费,占21%,经费不多,在3——17.6万元之间。值得高兴的是上余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妇联工作,专门设立了乡镇妇联妇女工作专项资金2万元,若开展活动乡镇党委、政府另行增加活动经费,不列为专项资金之类。专项资金虽少,但体现了乡镇党委、政府对妇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农村妇代会组织开展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大部分没有经费,大多数乡镇经济欠发达,不愿意将财力投入到妇女工作上,筹措资金压力大于工作压力。开展活动全凭妇联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妇女热情参与,使得一部分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的妇女去忙自己的事业,一部分妇女乐于当贤妻良母,不愿参与社会活动,要想把妇女全面组织起来较难。这些现状打击了妇代会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妇代会组织缺乏活力和创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妇代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妇女活动场所还没有达到百分百。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全市292个行政村都有“妇女之家”挂牌,但还是有64个村没有如妇女学校、家长学校、妇女维权站等各类妇女活动的场所,占22%,这些村都是我市的扶贫重点村。少数贫困村妇代会组织缺乏必要的、固定的工作、学习、交流的场所。农村妇女干部组织活动大多借用村办公场所,或者学校,或者广场,甚至有的要借用干部家,影响了妇女参加工作的热情,影响了活动开展的质量。
      (五)农村妇女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随着村委换届选举力度不断加大,村级妇女干部的年龄有了明显下降,改变了农村妇女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年龄老化问题,但是仍然存在文化素质较低、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
      四、对策和建议
      (一)始终坚持“党建带妇建”。 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党建带妇建”是促进妇联工作的一条中心线,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使妇联组织能够有效开展工作。建议乡镇党委加强对妇联工作的领导,委派专人负责,将妇女工作作为考核村党支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积极推荐有能力的妇女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严格选任妇代会主任,注重让年纪轻、文化高、懂技术、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热心妇女事业的优秀妇女担任妇代会主任,使她们发挥作用,从党建工作水平上提升妇建工作水平。
      (二)加强组织培训。妇女工作繁杂, 对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要强化教育培训妇女人才,加强对基层妇联培训工作的指导与督促,积极与组织、农业、科技等部门联系,制定培训计划、聘请教师、举办理论技能培训班、组织实地观摩等,提升妇联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加大投入力度。 按照《妇女联合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支持农村基层妇女组织依照妇联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切实加大投入。将妇女人均1元钱的妇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国妇联提出按妇女人均1元钱标准设立妇女工作专项经费,促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省妇联已落实了妇女“一元钱”专项工作经费,要求各地妇联抓紧落实妇女“一元钱”专项工作经费。落实“一元钱”专项工作经费制度,就有近3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我们可以给村级妇代会主任一些待遇,这样也是市委、市政府对村级妇代会的一份爱护和关怀。
      (四)强化帮扶支持。 充分发挥城镇妇女组织的资源优势,建立长效机制,积极为农村妇女提供科技、法律、卫生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村妇代会开展各项工作,加强能力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级机关女干部、女企业家与村妇代会主任结对帮扶,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确保村级妇女参政议政。(江山市妇联)

 

      ‍‍栏目:经验交流    编辑:金 蕾    审核:王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