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四点钟学校”惠民举措“新”意十足

21.04.2017  19:17

今年以来,江山市在衢州市率先推行“四点钟学校”,鼓励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在公益性、非营利大框架下,以“照顾性非全员,公益性非盈利,拓展性非加压,安全性非放任”为原则,依托学校资源,为与工作时间有冲突的学生家长提供代管服务,做到学校“放学”但服务“不放学”,全力破解低年级家长“接送难”问题,这一做法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普遍点赞。截至目前,该市所有城区小学和1所中心镇小学共9所学校全部参照“四点钟学校”模式,推出延时代管服务,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

一、开门办教,拓宽教育惠民新路径

四点钟学校”既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也是政府部门主动作为。该市坚持“开门办教”理念,多方联动,合力推进“四点钟学校”建设。一是家校全员互动。学校面向家长集中开展调研,发放2万份调查问卷,其中城区小学100%的家长表示全力支持开办“四点钟学校”,100%的党员干部教师表示无条件支持该项工作。摸清情况后,该市立即在实验小学推进试点工作,并引进家委会作为服务岗和监督哨,促进“四点钟学校”有序运营。二是部门紧密协作。由教育部门牵头,多次邀请该市人大、政协、妇联、团市委、关工委等部门举行座谈交流,明确了以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的模式,共同举办“四点钟学校”,办学场地由学校提供,以“不出校门”的形式实现代管代教。本着服务先行和公益原则,社会教育机构根据运营成本对每位参加学生进行非营利性的少量收费,对家庭困难学生则予以全部减免。三是全市动员上阵。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由教育部门召开全市“四点钟学校”深化推进动员会,广泛号召全市党员教师报名参与“四点钟学校”服务活动,各校当天报名人数占本校教师的82.9%,家委会参与人数达到67%。全市电视、报纸、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推介,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二、保障先行,开启教育服务新模式

该市推出事前审核、事中监管、事后评估方式等全程举措,为孩子们的“四点钟”支起有人护、有人管、有人育的坚实屏障。一是多维度保安全。把学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先后制定《四点钟学校工作人员职责》《四点钟学校安全员职责》《安全措施和防范要求》《四点钟学校教师安全工作责任书》等规章制度,合办双方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学校每天均安排值周教师对学生活动区域进行巡逻,“四点钟学校”放学后,均由任课教师带队到校门口,把孩子交到学生家长手中,完成无缝对接。二是多渠道配师资。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教师为主,以学校党员干部教师、教师志愿者等为辅,共同开展“四点钟学校”的相关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还面向广大家长、社会公开征聘故事妈妈、家长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爱心人士,丰富参与对象,目前已形成一批专业强、素养高、情怀优的稳定师资队伍。 三是多方式强监督。采取家长自愿申请原则,班主任和家委会共同把关审核,让真正有需求的家庭得到帮助。强化绩效评价,学生和家长定期会收到一份服务反馈表,对“四点钟学校”的代管服务和内容进行打分评价,一些好的想法被及时采纳。教育部门制定刚性退出机制,严格规范社会教育机构的代管行为,全力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三、立德树人,探索家校育人新实践

四点钟学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托管班”,更不是应试教育的“补习班”。该市坚持“立德树人”宗旨,着力将“四点钟学校”打造为“三新”基地。一是课程改革的新阵地。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结合学校发展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特色,由市教研室指导,学校名优骨干教师、家委会代表等共同设计“四点钟学校”课程,建立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拓展性课程体系。截至目前,已开设朗读训练、国学经典诵读、故事会、跆拳道、轮滑、体育综合训练、家庭作业辅导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二是乡土文化的新田地。各校立足自身的特色文化,积极组织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孝文化演讲、红色解说员、婺剧展演等主题文化活动,还邀请具有江山本地特色的剪纸工艺、竹工艺、提线木偶表演等民间文化工作者到“四点钟学校”授课,加强地方文化传承,着力打响乡土校园文化品牌。三是特色育人的新天地。“四点钟学校”填补了学生放学后的“真空”。之前因为无人管护,很多学生沉迷于手机和电视,实施“四点钟学校”后,课程的多样化、趣味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获得了个性特长的“加餐”培养和行为表现的“加倍”关怀,拉长了育人过程。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更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成长体验。“四点钟学校”丰富了家校育人的实践,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