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北区积极实践社会化助残服务新模式

09.10.2015  11:59

适应新常态,加快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化、社会化,全面深化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两个体系”建设,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江北区探索“残联和卫生优势互补,政府和社会资本公私合作,残疾人广泛参与”的“PPP”新模式构想。既有效接长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不均等的“短板”,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实现政府、社会资本、残疾人三方共赢。截至目前,累计康复服务达10万人次左右,门诊达3万人次左右,住院康复服务达到机构服务80%;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累计评估达1万人次;实施适宜技术骨干培训,累计18场次,实现年培训社区医生19名;开展康复宣讲,累计37场次,普及人员达2000余名;建立脊髓损伤伤友队伍,实现每场活动伤友固定参与,伤友精神面貌明显好转,融入社会。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于2012年被评为“十一五”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脊髓损伤伤友“中途之家”被列为中国残联试点单位,得到“中国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荣誉称号。主要做法如下:

一、 确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公私合作” 发展模式

(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江北区康复中心

一是战略性的节约复合型发展模式。单一高纯型康复中心具有显著的公益性项目投资特性,以社会效应为衡量指标。运营中普遍存在因服务受众面相对狭隘造成的医疗资源及配套设备使用率不高,因待遇和晋职空间有限造成的人才流失严重,因团队不稳造成的管理难等系列问题,往往“头大身小”,对地方财政要求高,示范作用强,而推广难度大。2010年江北区政府在建设宁波市江北区人民医院(后改宁波市第九医院)的同时建设宁波市江北区康复中心。在运营模式上残联与医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节约复合型发展模式实现合作双赢,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举。既保障机构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水平,催生康复骨干人才培育的“孵化”基地,又实现对基层残疾人机构的示范指导,丰富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普及的宣讲网络,且门槛更低,更易推广。

二是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第三方监督巧补监管短板。为实现优质化服务,一方面,康复中心的日常工作、康复人员配置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方面全权由医院负责动作;另一方面,残疾人档案资料,残疾人员的分布及家庭状况由残联提供。医院在完成残联下达的任务基础上,接受残联或受委托的第三方评估与考核。在运营和监督并存的“双内控”科学管理模式下,中心在第九医院管理中,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做好了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既积极发挥了社会效益,又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医院的骨科、神经内科等提供可持续的保障服务,而同时残疾人又享受到免费的医疗康复、康复指导及辅具评估等专业服务,达到了政府、医院、残疾人三赢的效果。

三是靠拢长三角优质康复医疗资源,城际理合作品牌发展。为提高服务水平,由医院方引进的各类先进康复训练评估设备近1000万元。为提高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医院对江北区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去除免收挂号费条款),各类有效费用减免15%;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同时持有《江北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江北区特困职工证》、《重度残疾人救助证》等证件之一的残疾人,(去除免收挂号费条款),各类有效费用减免30%。同时,宁波与上海地域相邻、人缘相亲、人文相近、经济相融,沪甬两地的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强大的内在动力,上海也是全国康复医疗资源最为丰富的特大型城市,康复中心积极主动对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之签约建立康复医学紧密合作关系。中心还聘请台湾、日本、韩国的康复专家来院指导,为中心成员进行康复适应症的详细培训教育与技术支持。扩大对外领域,提高开放质量,优化交流渠道,完善内外联动,我区康复中心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康复品牌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质的飞跃。

(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公私合作的PPP模式构建“中途之家”特色服务项目

2012年,在康复中心运行一段时间后,为满足残疾人对康复的精细化、生活化的要求,江北区起承担市级“开展全国八城市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创建工作”试点任务,主动搭台,衔接第九医院与康复中心配套建立“中途之家”。引入社会资本,公私合作,授权北京“鹤逸慈”专业团队唱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政府垂直监管。江北区政府每年出资15万元购买服务,三年间,在“鹤逸慈”专业团队工作下形成四大居家功能区块,构建“多功能训练厅、工疗娱疗站、心理疏导室、智能信息平台”四大服务平台,打造特色残疾人公共服务:

一是实操教学课程。“恰如家”的核心理念是实操教学,目的是最大程度实现伤友的 “再独立”。培训课程设置从脊髓损伤知识、独立生活训练、康复护理指导、辅助器具适配、居家无障碍设施、心理康复等多个方面出发,提高脊髓伤友的肌力训练、转移(移乘)能力、二便管理、行动自理能力、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解放一人,解放一家。同时,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充分检验培训成效,例如伤友配合完成乘车、购买地铁票、乘坐地铁、进影院观影、包饺子、举行聚会、轮椅表扬等等。

二是内外互助团队。发挥机构平台优势,以促进经验分享创造互帮互助的团队。一方面组建了由残联、肢残人协会脊髓损伤委员会、“鹤逸慈”专业团队、“医、护、治”人员、后勤和行政人员、市吉利出租车公益机构、志愿者等组成的外助团队;另一方面形成了伤友训练师、伤友分组长、伤友成员及其家属等组成的自助互助团队。横纵联合的服务网络,保障了各项服务的落实到位,“人带人”的口碑效应更使得我区“恰如家”美名在外,引得义乌伤友慕名前来参与培训。

三是真正“”的氛围。2015年“恰如家”成功举办包括“体验轨道交通,无障碍观影”、“奉化行-脊髓伤友FaceTime”、“‘恰如家’第六期常规培训”等多场活动。一批承受脊髓损伤之痛的残疾人在“恰如家”唱响生命新歌,在训练、活动、体验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分担痛,共享爱,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拾生活信心,回归社会。同时,选拔有潜力、有文化、有热情的伤友共同参与“恰如家”现场和在线平台的创建和管理工作,发挥他们的正面引导力量,使他们成为“恰如家”积极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共建共享温暖新家。

国外很早就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扶助行动,其中台湾开展的“脊髓损伤潜能发展中心”就是一个很有影响里的社会组织。“恰如家”参照台湾、日本等地区的成熟经验,实现服务范围宁波大市全覆盖,下一步江北区将继续努力,推动公益品牌影响力波及全省,乃至全国。

二、建设“带队、育人、树风”生态型服务团队

(一)带队明方向。江北区充分发挥已建区康复中心的指导性、专业性和示范性的服务作用,催化与部门、机构间横纵联合的多元助残态势,特别是卫生、教育、民政、财政等残工委单位的支持,盘活卫生医疗系统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助力引导残疾人事业健康向上发展。2011年3月列为“区重点学科”,已发表学术论文5篇;于2011年5月批准为“宁波市体育科学学会运动损伤防治中心”主任委员单位。截至目前,被命名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宁波市肢残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宁波市运动损伤防治中心”。

(二)育人出队伍。承接辖区内的康复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截止目前,已实现年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适宜技术骨干医生19名,社区康复协调员141名,残疾儿童和重度残疾人家长(属)180名等等;2014年,参与市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及培训任务,实现省康复人才培养专业轮训3名、进修1名,初级职称4名,、市级康复专业技术培训2名。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与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的高素质康复人员队伍,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人才储备。

(三)树风造影响。利用专业优势,积极投身残疾预防与康复宣教工作。除利用各节日节点,做好常规宣传外,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外,更重点抓好残疾预防重点领域的主题宣传。与区残联共同主办的“爱心住我家,康复进社区”大型残疾人关爱活动把康复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坚持“低投入、广覆盖”,将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的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推广适宜康复技术,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自2008年实施以来,累计举办知识讲座37场,普及人员达2000余名,内容涉及常见病的家庭防治、各类残疾的家庭康复知识等,营造较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

三培育“大数据、重机制、早干预”新常态发展脉动

(一)大数据,时代新思维推动智慧管理,加速科研成果落地。大数据新思维逐步成形,数据有效应用提升管理能力,全力推动江北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自区康复中心启用以来,业务量逐年递增,累计康复服务达10万人次左右,住院患者治疗有效率90%,门诊患者治疗有效率82%。病种也由原来的单一逐步增加至现在的十余种。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不同残疾类别适配相应康复辅具,着重评估适配,由“你要我配”改变为“适合才配”模式。2013年完成市级康复课题《宁波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与无障碍进家庭的模式研究》,主动适应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到来,从辅助器具工作新的服务模式、技术模式、运行模式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我区辅具网络体系、适配流程、服务内容等一系列成果。

(二)重机制,建立健全以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示范指导的四级服务网络。四级康复网络模式,以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示范指导,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医学为骨干,以卫生站为平台,以家庭为延伸,提供对口支援和双向转诊,构建四级康复网络为患者提供有效、系统、连续的康复服务。机制创新推动优质康复资源纵向下沉、服务关口前移,使残障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在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管理、指导、监督下,有效解决和改善社区康复在康复服务、指导、培训、转介、宣传等方面存在的薄弱项目,实现医疗人员(设备)管理、患者信息管理、转介服务、康复技术规范、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等方面的有效整合,构建机会均等、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康复系统。

(三)早干预,形成技术指导与残疾鉴定一体化的防控体系。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作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充分发挥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咨询转介等作用,着力技术指导与残疾鉴定一体化,使技术指导中心能从鉴定环节就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实现早干预、早转介、早服务。同时,利用各节点和活动,开展多方位残疾预防科普宣传,不断完善肢体残疾人信息监测机制,特别是加强对高血压脑卒中等慢病患者和工伤、交通以及自然灾害性事故致残的防控、早期干预康复宣传,提高采用“一级预防成本最小、效果最显著”的残疾预防方式,使之贯穿于生命全过程,从而切实有效增强全社会的残疾预防意识,使残疾预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