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考验衢江婺城段航运复兴工程

02.07.2015  20:09
  衢江(婺城段)航运开发项目为浙江省重点工程,是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该项目自4月15日入汛以来,先后经历了三场洪水四个洪峰的考验,其中6月18日洪水洪峰达34.78米,超警戒水位0.3米,给枢纽项目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对此,在汛期来之前,婺城交通人就开始严阵以待、周密部署,将防汛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实行局班子成员24小时轮流值班制,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对可能出现的灾情、险情做好充分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度过洪峰。
  婺城航运指挥部领导高度重视,将现场工程管理处人员分成两个小组进行防汛轮值,交通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靠前指挥。6月9日凌晨4点,电站与泄洪闸工程,洪水过泄洪闸围堰,由于泄洪闸基坑进水后,在电站厂房围堰与4号闸墩处形成的旋涡,造成电站厂房土石围堰上游位置渗水严重,对厂房土石围堰的破坏极大。为确保围堰安全,指挥部当机立断,与施工项目部、监理办共同议出方案后,冒着大暴雨对渗漏点进行紧急抢修,通过两天三夜的抢修,大家都经历了渗漏点填堵后被冲刷再填堵再冲刷的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最终在第二次洪峰过后完成了抢修,保证了电站厂房围堰的安全。
  婺城航运指挥部工程科科长许涵斌介绍说,相比较,船闸工程防洪堤的防洪形势更为严峻,主要水流方向在船闸下游引航道围堰以上约400米的防洪堤造成直接冲刷,防洪堤被冲刷比较严重也威胁到游埠镇群众的安全。“约半个月的洪水期,防洪形势直接牵动着指挥部所有人员的心。”许涵斌说,在6月9日洪水来之前,他们先对防洪堤进行了紧张加固,先后投入了约两千只装1.5方量的袋装砂砾料,并分点进行储备抢险用袋装砂砾料。在6月9日第一场洪峰来后,由于水流较急,对上游冲刷点两处位置造成了破坏,指挥部紧急动员中交三航局的应急抢险队伍,冒着大雨对冲刷点进行加固,防止冲刷点扩大,同时进行紧急备料。从6月9日至6月13日两场洪水中,抢险投入袋装砂砾料约1500袋,保证了防洪堤的绝对安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6月14日洪水退后,根据省水情中心的通报,衢州有新一轮的集中强降雨,留给抢险加固的时间只有两天时间。指挥部于6月15日下午紧急召集中交三航项目部及工程监理办,落实防洪堤加固工作。当天下午3时许,紧急开展加固,由原先的袋装砂砾料改为袋装混凝土,以增强对水流的耐冲刷力,并以新出现的150米防洪堤冲刷点进行加固,在上游主要水流方向建一个小型丁坝,以减缓水流对冲刷点的冲击力。
  6月18日凌晨两点,今年最大的洪峰来临,部分抢险力量及机械设备主要加强对丁坝的加固,水流湍急的情况下,丁坝多次被冲毁。应急队伍立即对其进行恢复,与洪水展开“争夺战”。由于水位升高,凌晨三点,引航道下游围堰出现一个较大的渗漏点,指挥部又紧急调用机械及储备料对渗漏点进行加固,通过外堵内疏,于4时30分基本完成加固,并对基坑进行强排水。最终在6月19日下午,洪水逐步退后,所有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6月19日清晨洪峰过后,终于雨后天晴,指挥部工作人员再一次巡堤时,心情却格外得好,似乎忘却了一夜的紧张,忘却了一夜未眠,忘却了所有的疲劳……”许涵斌感慨地说,婺城交通人一次又一次赢得了胜利,这种胜利的喜悦,是一种完成重大使命后发自内心的喜悦。
  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婺城交通人通宵达旦,听从指挥,把抗洪抢险当成第一大事。在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的家庭孩子上下学无人接送,只能依靠年迈的父母;有的工作人员因为连续熬夜,眼球充血,嗓门嘶哑;有好多施工人员因抢险需要,长时间泡在水中,皮都脱了一层;有的项目管理人员就算再累,也只是趴在桌上稍加休息……最后,婺城交通人这样说:“这些天我们与雨衣、雨伞、手电、方便面为伴,大家无怨无悔,不断地投入抢险,不断地总结经验,最终确保了度汛安全,这就是我们交通人自强不息的战斗力以及不怕困难的战斗精神,我们深感自豪!”(婺城区交通运输局 郑峰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