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永久基本农田管护工作亮点看基层

20.09.2016  20:45

  富阳区:坚持科技创新  旱地改造水田

初秋时节,来到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红旗村,远远望去,都是成片的农田。漫步其间,别有一番惬意在心头。

红旗村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片建设总规模940亩,这里既是富阳区永久基本农田,也是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同时,该区块也是“旱改水”重点区域,通过“旱改水”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和综合耕种能力。这是富阳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区通过规划调整、创新科技等,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抓实抓牢,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的战略。

该区充分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在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的基础上与规划调整完善成果进行衔接和完善,合理锁定“三条红线”,实现了最优耕地最好保护。全区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5.4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为14.5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3.10%。通过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责任,建立保护补充机制和质量提升机制,确保全区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该区积极探索提升水田建设能力,创新性地采用自然水资源微循环灌溉技术和生态海绵技术,在低丘缓坡区域建水田。

自然水微循环灌溉技术自2011年试验以来,利用旱地表面雨水收集系统、地下调节仓蓄供水系统和自动化远程控制系统,仅靠天然降水的循环利用就能种植水稻,可以把低产的坡耕旱地改造成高标准的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试验后亩均产量达650公斤。该技术通过了浙江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海绵农业技术是2016年初该区引进的一项新技术,利用透气防渗砂技术和硅砂蜂巢结构蓄水净水技术对旱地进行水田改造,有效解决了犁底层介质生态问题和水循环利用农药残留降解问题。今年7月底,该区先行改造种植的5亩试验田进行了收割,早稻亩产为380公斤,与同期水稻亩产持平。

两项技术的综合使用,有望解决占水补水、占优补优、占补平衡矛盾,提升水田等级。我们希望通过在富阳先试先行,建设一批创新性强的示范性工程,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富阳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新桐乡新桐村,放眼望去,绿绿的稻田就像一大块整齐的地毯,映衬着有江南特色的村居,阳光照耀着田间,孩子们嬉戏的身影,与富春江缓缓流动的江水,一起绘就了一幅山水田园画。

新桐村有着1624亩耕地,既属粮食生产功能区,又属标准农田。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这里的耕地质量均达到二等标准农田以上,耕地质量等级为10等以上。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该区域不仅实现了高产种植,还配套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休闲,吸引了城里人体验种植乐趣,也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

临安市:划定工作高标准  上下一心管得牢

临安市太阳镇太阳村,连片的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这里可不是普通的农田,这片农田面积6208亩,其中核心区面积500亩,年产油菜150公斤/亩、水稻650公斤/亩,是该市粮食生产功能区之一。同时,它还有另外一张闪亮的新名片——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

据了解,临安市是浙江省两个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划定试点县之一。2015年以来,该市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工作部署和要求,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列为2015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动员部署,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9.87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面积14.026万亩,涵盖全市18个镇街。

什么样的耕地可以被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该市在选择上有着严苛的标准。按照“质量等级高、生产能力有保障、路渠配套设施完善的优质连片耕地”要求,该市将城市(镇)周边、交通沿线已经建成的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内的耕地、高标准基本农田、旱涝保收农田和保障城市(镇)蔬菜供应的蔬菜种植基地等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与此同时,将坡度  25  度以上的耕地、已被建设占用或已批准农转用尚未占用的耕地、已颁发林权证或与生态公益林重叠的耕地及耕作层遭到严重破坏或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的耕地等划出永久基本农田。

划定是基础,保护是关键。根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技术标准,该市建立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并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为确保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管得牢”,临安市政府与镇街、镇街与村集体、村集体与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与农户分级签订保护责任书,层层落实保护责任。同时,在每个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设立统一、规范的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保护标志牌,起到分界、警示、宣传作用,对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实施特殊保护。目前,已树立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保护标志牌37块、村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牌298块,制作并下发保护卡12.66万张。

为充分调动全社会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积极性,该市由国土会同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永久基本农田补偿机制,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村集体和农户给予每亩每年30元~80元的补偿资金,主要用于路、沟、渠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日常管护。同时,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对镇街的工作考核,对工作不力的镇街在年底考核时给予降级或不予评优。

建德市:耕保机制奖罚有据  “单产状元”稻米飘香

建德的“稻香小镇”——大同镇是杭州市粮食单产状元镇,有1.4万亩稻田,正在打造集高效生态农业、粮食精深加工、农耕文化体验、乡村民宿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稻香小镇”建设的核心就是该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那里农户的精心管护、耕种,既收获了醇香的稻米,又获得了“稻香小镇”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应。

建德“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资源尤为珍贵。面对保护与保障这对难题,建德人充分认识到,保护是保障的前提和基础。该市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严格执行划入、划出标准,科学、精确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将基本农田中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质量优良、适合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耕作方式的平原优质耕地,全部划入范围。

该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并重,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4.46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12.2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86.76%,划定面积都超过上级规定的任务数。

该市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的要求,将图斑落实到具体地块,明确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图斑的边界、地类、质量等级、保护面积以及片块与图斑编号、责任人、承包人等信息,设立统一规范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牌、标识(界桩),全面建表册,做到图、数、地相一致,并系统入图库,实现信息共享。

守住建德市34.4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需要调动村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该市专门出台了《建德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国土、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该市今年已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860万元,对列入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分别给予每亩每年80元、每亩每年40元的耕地保护补偿费。将补偿与常年种植、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结果相挂钩,对常年抛荒连片面积超过10亩或者季节性抛荒连片面积超过30亩,全额扣发所在村(社区)耕地保护补偿费;所在村(社区)当年发生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自行纠正到位的,扣发所在村(社区)当年度20%的耕地保护补偿费,未能自行整改到位的,全额扣发当年度耕地保护补偿费;所在村(社区)连续两年发生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并未能自行整改到位的,连续3年全额扣发所在村(社区)耕地保护补偿费。通过建立补偿激励机制,确保该市的永久基本农田守得住、有人种。(转载自:中国国土资源报网)